劉中某訴毛某離婚糾紛一案---對于夫妻一方在婚前所購置房產,另一方出裝修款,離婚時如何認定?偶爾的家庭暴力要求精神損害賠償該如何判決?
案情簡介:
原告:劉中某,28歲,住上海市浦東新區民生路1333弄XX號201室。
被告:毛某,25歲,住址同上。
原、被告1998年相識,相識四年后于2002年12月2日登記結婚?;榍?,原、被告在上海市民生路購置房產一套,雙方結婚前昔,被告以個人婚前財產為此房進行裝修?;楹蟛痪茫嬉蚺c第三者發生婚外情,遂經常與被告爭吵,2003年8月27日,原告向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與被告離婚,在起訴期間,2003年9月,原告與其父母與被告及其父母發生爭執,原告對被告及被告父母大打出手,導致被告母親住院一星期。被告收到起訴狀后,委托律師擔任其一審代理人,并在庭審中向原告提起反訴,要求其賠償精神損失五萬元。
審理結果: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受理本案后,經審理,于2003年10月22日作出判決如下:
1、準予原、被告離婚;
2、位于上海市民生路的房屋歸原告所有,原告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給付被告房屋及裝修補償費三萬元;
3、被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不予以支持。
案情爭議焦點與法律適用分析:
本案是最讓代理人遺憾的案件之一。被告即委托人在購房時,一時聽信原告說辭,沒有注意在房產證加署自己的名子,以致離婚時,房產不能共同分割。被告在購房及裝修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并出資五萬余元,但最終因沒有足夠證據以及房產證未記載其名子而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
本案另外一個焦點問題是,原告在離婚期間,將被告及其父母打傷,對被告造成了極大的精神痛苦,法院是否應酌情予以考慮精神損害賠償?在訴訟過程中,圍繞此問題代理律師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希望能找到法律依據。按照婚姻法相關規定,一方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施暴即構成家庭暴力。代理律師認為,被告父母與被告、原告共同生活,即為家庭生活成員,被告對原告及其父母的侵害行為即構成家庭暴力,對于家庭暴力,被告有權提出精神賠償。但法院在審理時認為,原告對被告父母的傷害行為是另一法律關系,相關人可另案起訴,本案不予以處理。并認為,原告對被告偶爾的打罵行為因加害程度不大,不認為是家庭暴力。
代理律師此案中的感觸:
此案是代理律師辦理案件相對認真的案件之一。圍繞證據的收集、事實的調查,代理人也盡了最大的全力。對終法院的判決,應當說還是相對公正的,雖然委托人對判決結果不是非常滿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遺產判決書強制執行費用如何規定的
2021-02-02誣陷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8單位如何約定勞動合同期限
2020-11-21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