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購買的房屋是否屬于個人財產
問:我1995年,現因夫妻感情不和,準備。我在1994年用自己的錢買了一套房子,我妻子提出該房子為共有財產,要一人一半,請問法律對此有何規定?
答:如果你們事先對房子的權屬有約定,則按照約定處理。如果沒有約定,根據2001年4月28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8條規定,一方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即你婚前取得的房屋屬于你的個人財產。
2001年12月2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規定:“婚姻法第18條規定為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因此,你妻子無權要求房子一人一半。
新婚姻法關于婚前財產的規定
眾所周知,婚前個人財產特別是婚前房產,如果沒有約定,過去的司法解釋曾有婚姻關系存續八年后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因而導致有些夫妻在婚前進行“婚前財產公證”,以明確各自婚前財產的處理。
新婚姻法生效后,規定婚前財產如果要作為“共同財產”,雙方必須約定。這就實際上肯定、明確了婚前個人財產不作為共同財產的處理原則。因此,新的司法解釋就規定,婚前個人財產不因為婚姻的存續轉化為共同財產。這實際上就取消了“婚姻存續八年,婚前個人財產(房產)作為共同財產”的規定。
新婚姻法對婚前個人財產的規定
婚前的個人財產歸個人所有,婚后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除非雙方對財產又明確的約定。但是一些特定的財產是屬于個人獨有的,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轉業費就屬于個人獨有的財產,不做為共同財產。最高院93年的司法解釋轉業費10年以上轉為共同財產的規定,隨著新婚姻法的頒布應當已經失效。
“夫妻各自的婚前財產在雙方結婚8年后即作為共有財產”的說法早已成為過去。自從新的婚姻法頒布實施后,法律已明確地對夫妻雙方婚前個人財產作了詳細的規定,任何一方的婚前財產均屬于個人財產,不會因結婚而逐漸轉化成夫妻共同財產。因此,為婚前財產權屬辦理公證,已沒有必要。
比如,婚前個人按揭買下的房產,即使婚后共同還貸,按照新婚姻法以及司法解釋的規定,如果沒有約定,在分割時當然認定為婚前個人財產。共同還貸的部分,由所有者按照份額予以退還。房產增值的部分,當然由所有者享有。這應當是原則。法官當然也可以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對于困難的一方判決所有者予以幫助、補償。但是這并不是對共同財產的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生育保險報銷手續是什么
2021-02-14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設執行董事嗎
2020-12-28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流程該怎么走
2020-11-16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
2021-03-10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呢
2021-02-10怎么爭取到合理的高鐵拆遷補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