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勞動合同法撤柜是否需要賠償
《勞動合同法》具體規定了17種解除勞動合同情況,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當然這并不是全部,因為《勞動合同法》還有兜底條款,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合同的,勞動者也可以要求經濟補償金。
一、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下列情況下,勞動者有權解除勞動合同并且有權取得經濟補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如果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二、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以下三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之后,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四、以下四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大規模裁員(需要裁員二十人以上或者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天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過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還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賠償金的問題需要自己的結合實際進行合理的分析,只要自己的情況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就可以有效的處理,雖然有關的程序操作較為復雜,但是只要自己積極的踐行相關的規定就可以維護自己的利益,所以有關的當事人不需要過度糾結其中的法律限定。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最高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2021-01-27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涉及糾紛拆遷安置買賣協議認定
2020-12-25拆遷補償時,產權置換和貨幣補償選擇哪種更好
2020-11-21城市的舊房拆遷,補償能參考附近房價給嗎
2021-03-15拆遷公司的人員有拆遷主體資格嗎
2021-03-07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