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處置無效時,平臺不良資產究竟要不要訴?
1.P2P不良資產的處置方式
P2P不良資產的處置方式,與傳統金融機構的處置方式并無二致,包括依法收貸和資產處置兩類。資產處置是指包括催收(電催和地催)、重組、債權轉讓、委托處置、資產證券化、債轉股、其它轉讓渠道等處置方式。依法收貸是指,采取法律途徑,向法院或仲裁機構提交訴訟、仲裁、申請支付、申請執行等,確立債權的合法性,依據法律方式回收債權。
2.常規資產處置無效
在常規資產處置無效,或者出現借款詐騙、惡意欠款、借款人失聯等情況時,應采用法律手段介入。可以說,法律手段是最后一道防線,無論能否最終成功回收債權,將“老賴”通過法律手段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仍不失為一種懲罰機制。
即便有2016年4月44部委、中央機關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通知》對老賴們下了12道殺手锏,但法律途徑對于P2P不良資產處置來說,實踐中也并未大開方便之門。由于法律的滯后性、早期交易結構的不規范等問題,導致P2P有關的民間借貸訴訟,難免會遇到法律關系認定、電子證據認定等難點,更有甚者,會因為法院曝光率過高,而引發更嚴重問題的先例。
對于網絡借貸法律從業者來說,設計的每一種交易結構、交易文件,均要為以后法律處置做好充分準備。
3.法律關系的合法性
P2P交易模式下,形成的是借貸雙方的民間借貸法律關系,借方逾期還款構成違約,具有訴訟主體資格的應該是貸方,但當平臺或者第三方代為履行還款義務時,理論上應取代貸方成為訴訟主體成為實際的債權人,但法律對于取得實際債權人的資格有諸多限制,如平臺作為債權受讓人是否與信息中介的角色違背?債權轉讓的通知是否有效送達?債權轉讓能否與最初的貸方達成協議?實踐中,法院對于審理涉及互聯網金融的案件非常謹慎,一旦對某一環節存疑,即可能構成勝訴的障礙。法律關系是由交易關系衍生而來,交易關系定位時應優先從法律層面考慮。
4.電子證據的充分性
P2P所有交易都通過網絡完成,交易過程均為電子數據的記錄,在訴訟時,主要依賴于電子證據,電子證據的證據力(指在多大程度上對案件事實有證明作用),首先要具備證據三性:客觀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同時電子證據之間還要構成完整的證據鏈。除此之外,引入電子簽名第三方認證、輔助加密或保密功能、二維碼、時間戳、水印、短信通知等方法,也有利于加強證明力。
5.法院曝光率的適度性
16年12月底,曾經爆出某大平臺,因在同一時間段內向地方法院提交的案件量過多而導致法院認為有巨額資金來源在民事案件中無法準確查詢,而移送公安機關偵查的情況。筆者認為,此事件看似是一個偶然事件,但卻是一個必然事件。如果說平臺以自有資金墊付還尚可算是一個“合規”的層面,那超出平臺墊付資金能力的情況下,法院有理由懷疑其資金來源的問題。又或者,即便墊付資金來源合法,但由于訴訟而引發平臺經營風險,可謂得不償失。因此,平臺在訴訟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適度性問題,雖然可能已經超出了法律的范疇,但是,適度性訴訟考驗的是平臺的法律智慧,是一種法律上的“情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遣送出境的相關費用由誰承擔
2021-01-15簽拆遷合同房子被挖政府又說不行怎么辦
2021-03-11傳統老字號可以轉讓嗎
2020-11-25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黨員不能炒股了是真的嗎
2021-03-09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