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亞細亞藥業有限公司。
被告:**康奇有限公司。
原告**亞細亞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公司)訴稱,原告與被告**康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均生產衛生部批準的褪黑素類產品,原告產品名稱叫“眠*康”,被告產品名稱叫“腦白金”,功能為改善睡眠。然而被告在宣傳材料中卻宣稱其腦白金產品的主要成份是“腦白金”,并稱天然腦白金是體內“腦白金體”所分泌的激素。事實上,從醫學定義上講,人腦內被**公司稱為“腦白金體”的腺體歷來叫松果體(松果腺),被**公司稱為“腦白金”的物質歷來叫“褪黑素”。被告違規宣傳足以使消費者造成這種認識,“人腦內有腦白金體,它分泌腦白金,珠海**公司能生產腦白金,別的廠家生產的是褪黑素產品,與腦白金是完全不同的產品。”被告利用這種改變人體器官名稱的方法,誤導消費者以擴大其產品的銷量,其行為完全符合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所列的以虛假廣告的方法進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給原告及同類產品生產企業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因此訴請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在新聞媒體上公開道歉,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0萬元并承擔訴訟費及訴訟代理費。法庭開庭審理中,原告將賠償請求變更為1元人民幣。
被告**公司辯稱,首先被告腦白金產品既有膠囊又有口服液,具有改善睡眠和潤腸通便兩種功能,而原告產品僅具有改善睡眠單一功能,因此“腦白金”與“眠而康”并非同一類產品,兩者不存在不正當競爭的前提,原告訴訟邏輯錯誤。其次,被告沒有主觀過錯。被告在生產銷售“腦白金”及廣告宣傳時,原告還沒有取得衛生部批文,更談不上生產、銷售。“腦白條”產品在時間上先于“眠而康”的客觀事實,充分說明被告主觀上沒有過錯。再次,作為知名產品的“腦白金”在客觀上也不可能同一般產品“眠*康”去實施章爭,原告起訴沒有依據。而原告隨意變更請求數額,并實施了對比廣告侵犯知名商品特有名稱權、損害被告商業信譽及商品聲譽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其訴訟實質是借助新聞炒作,牟取不正當利益。綜上,被告對原告并沒有實施不正競爭行為,原告訴訟請求不能成立。
[審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撫恤金如何分配
2020-12-27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認定違建的主體是誰
2021-01-25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婚前債務自動轉為婚后債務嗎
2021-03-14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