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姻關系是法律事實嗎?
婚姻關系是法律事實,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現象。法律事實的一個主要特征,它必須符合法律規范邏輯結構中假定的情況。只有當這種假定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人們才有可能依據法律規范使法律關系得以產生、變更和消滅。如結婚產生夫妻間權利和義務關系,結婚即為法律事實;死亡引起婚姻法律關系的消亡、繼承法律關系的產生,死亡即為法律事實。
二、法律事實的分類
1、法律行為。 要構成法律行為應滿足以下條件:首先它必須是人的行為,包括語言與身體行動,但不包括人的內心活動;其次,它必須是人有意識的行為,無意識的舉動,精神病患者的舉動不應當視為法律行為;再次,它必須是具有社會意義的行動,即對他人或社會產生影響的行為。
行為既包括作為,也包括不作為,還可以分為善意行為與惡意行為(如民法上有善意第三人、善意取得與惡意取得的區分) ;依據行為的合法性,行為還可 以分為合法行為與違法行為,它均可能引起法律上權利義務的產生、變更與消滅。還有一部分行為,其合法性在法律上人們有不同的認識,如安樂死、婚內“強奸”,在法律較模糊的情形下,由于人們對其“合法性”認識不同,就可能作出完全相反的法律評價,造成在法律后果的裁決上可能產生截然的對立。
2、法律事件。中國國內大多數教科書認為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規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滅的客觀情況。法律事件可以分為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前者如社會革命、戰爭,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阿列克謝耶夫還把事件分為絕對事件和相對事件。絕對事件是指與人的意志沒有任何關系的完全自然的現象,如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災害等;相對事件是一種行為,但該行為的意志與其引起的法律后果之間沒有關聯,相對事件又可以稱為事實性行為,如勞動者自己操作違規在所造成的事故中死亡,以此引起的勞動關系消滅與繼承關系的產生來說,就屬于相對事件。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對于夫妻之間的夫妻關系,必須要到婚姻登記機關按照規定的程序位辦理結婚登記,才可以形成合法的關系。結婚登記行為發生后,就具備了法律事實,雙方對有關情況不清楚的,可以到司法機關來進行咨詢處理。
造成婚姻關系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宣告死亡后婚姻關系應如何處理?
分居多久可以自動解除婚姻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婚約有法律效力嗎,怎么保護結婚自主權
2021-02-25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女人出軌男人打死不離婚,女方如何起訴離婚
2021-02-19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