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案件中精神病患者的主要表現形式:
1、精神發育遲滯。以前稱為精神發育不全,其個體在發育階段(通常指在18周歲以前),由先天的或后天的,生物學方面和社會的、心理方面的不利因素,使精神發育受到阻礙或停滯,造成智力明顯不足及社會適應困難。表現為智力低下。重度患者語言發育水平低,有的幾乎不會說話,理解困難、表達也有限,甚至有的生活能力極低,大多數患者生活依賴他人來照顧。
案例一,吳某自幼因疾病導致精神發育不全,成年后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吳某的母親與語言聽力有障礙的孫某的家人達成婚姻契約,并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婚后孫某發現吳某生活不能自理,給原本生活不便的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于是向法院以吳某的母親有欺騙行為提起。
2、酒依賴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該類病人表現為對酒有依賴性,對酒的耐受能力明顯增加,有長期飲酒史,經常在清晨飲酒或隨身帶酒頻繁飲用。停飲或減少飲酒時即引起精神和軀體不適反應。
案例二、柯某自青年起常年飲酒,導致精神障礙,結婚多年的配偶喻某因不堪柯某的打鬧,提起離婚訴訟,在訴訟中柯某表現為有一定的辯別是非的能力,但仍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3、腦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礙。腦血管病是指由于腦血管畸形、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腦器官性疾病。急性腦血管病時可產生急性精神障礙。而腦動脈硬化以及緩慢多次發生的腦梗塞則屬于慢性腦血管病,可導致人格障礙、智能障礙、偶爾可發生意識障礙。該類病多發于50周歲以上。腦動脈硬化性精神障礙表現為頭昏、記憶力減退;血管性癡呆表現為癡呆。
案例三、70高齡的程某與50多歲的王某在三年前結婚,婚后夫妻感情尚可,后程某因腦梗塞而導致癡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程某的子女以被告王某未盡到照顧責任,而以訴訟代理人提起離婚訴訟。
4、精神分裂癥。該病是精神病患者中患病最高的一種。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可以分為帶有特征性的癥狀和其他常見癥狀,前者主要特征是“精神分裂”,即精神活動脫離現實,與周圍環境不協調,以及思維、情感、意志活動之間不配合;后者有時也表現為“精神分裂”的一定特征,有幻覺、感知綜合障礙、妄想和緊張綜合癥。多數患者雖經治療病情緩解,但有復發傾向。
案例四,原告吳某婚前患有精神分裂癥,后好轉,與自由戀愛的被告查某結婚后初期感情較好,近年來懷疑被告有外遇使雙方產生矛盾。在被告起訴離婚判決不準離婚半年后,原告主動提起離婚訴訟,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的思維表現和她的身份和文化程度不相符,脫離現實生活,對法律的公正性理解以自己的判斷為標準。
5、情感性精神障礙。該類案件當事人臨床表現為單相的躁狂或憂郁發作,平時精神處于高度的亢奮狀態,在緩解期中精神活動正常,預后一般良好。此類病首次發病多在青狀年時期。
案例五,原告李某婚前患有該類精神病,后經治療有所好轉。與被告劉某結婚后初期感情較好,后雙方因生活瑣事產生矛盾。2001年李某起訴離婚,隨著案件的進一步審理,李某承受不了壓力,病情復發,該病人發病時先表現為抑郁,后表現為躁狂,容易與人發生沖突,破壞財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上海律師協會會員。自執業以來,專注律師實務及法律研究,致力于經濟糾紛、公司企業、損害賠償、婚姻繼承等民商事領域的訴訟、仲裁,非訴法律顧問、風險防范等法律服務。秉承“遵法、敬業、誠信、高效”的執業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在交通事故、婚姻繼承、債權債務、動拆遷、勞動人事等常態法律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及豐富的辦案經驗。楊麗娟律師執業以來成功辦理數百起訴訟、仲裁及非訴案件,為大中型企業及個人提供過大量法律顧問服務及專項法律服務。全面準確提供法律分析及解決方案,善于解決復雜疑難案件。
補充協議主體與主合同主體要一致嗎
2020-12-07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父母逼婚是否違法
2020-11-24實用新型專利有效期
2021-02-15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