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損害賠償是建立在侵權責任之上的。造成離婚損害賠償的破壞婚姻家庭關系行為既可以侵害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也可以侵害婚姻當事人的人身權。因此離婚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要適用侵權行為構成要件的一般規定。依據侵權法一般原理,侵權行為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違法行為、損害結果、因果關系、主觀過錯。離婚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也是以此為基礎來構建的。
(一)違法行為
首先,必須具有違法行為。有配偶者的一方行使了婚姻法所限制的破壞雙方婚姻家庭關系的行為,即《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夫妻一方有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行為之一的行為,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才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二)損害結果
損害結果的發生是賠償的前提條件。從婚姻法的規定來看,這個事實是以離婚這一結果來表現的。《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是因破壞婚姻家庭關系行為而導致離婚的,才能夠請求賠償。如果沒有出現離婚這一最終結果,即使這些違法行為已經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也不能請求賠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八條規定:“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不同的4種情形,其所造成的損害亦有所不同,筆者這里分別簡述一下:
1、在重婚情形下。毫無疑問,重婚行為是重婚方造成配偶另一方精神上的極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了。《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把重婚情形放在了第一種情形。如果因重婚導致離婚,重婚一方已經受到刑事處罰,那么,配偶另一方可否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要求重婚方進行離婚損害賠償呢?筆者對此認為,《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重婚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賠償,這種賠償不以重婚方是否受到刑罰處罰為條件。一方因重婚給對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傷害,另一方在提出離婚訴訟同時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如果不支持無過錯方離婚損害賠償請求,則《婚姻法》相關規定無任何意義。
2、在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情形下。在這種情形下不能一概而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的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侵犯的客體與重婚相同,其所造成的損害后果與后者造成的結果相類似。如果一方與他人同居,達不到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但夫妻雙方簽有“忠誠協議”,約定一方違反忠誠協議應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的違約金或賠償損失。筆者認為,夫妻忠誠是道德義務,如果一方違反,另一方要求按協議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這種協議不能看作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那么人民法院應當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前隱瞞乙肝算犯法嗎
2021-02-25工傷傷殘鑒定的申報時限規定是什么
2020-11-20購房合同不能履行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27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2020-12-05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2-02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新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為原則的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