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勞資雙方經常會為加班費的問題而引發糾紛,而想要解決該糾紛,就要證明加班事實的存在。那么,在法律上,加班事實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如果是由單位來承擔,但若單位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承擔該責任,或者是單位不付加班費應該怎么辦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加班事實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除此之外的勞動爭議案件,仍然適用民事訴訟的基本舉證原則,也即“誰主張、誰舉證”。
部分勞動者錯誤地理解了法律的規定,以為在追索加班費案件中需要用人單位提供證據證明勞動者不存在加班情形,否則亦應被認定為加班。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這種認識而提起的訴訟也是無法獲得法院支持的。勞動者在此類案件中必須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存在加班的基礎事實,否則將面臨敗訴風險。
二、單位不付加班費該怎么辦
沒有得到加班費的勞動者,要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當然勞動者也可以選擇仲裁,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但需要注意的是,勞動仲裁有時效上的限制: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當然如果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仲裁時效也會中斷,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仲裁時效中止。
從最新的司法解釋來看,最高法為督促用人單位規范管理,引導勞動者正確行使權利,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出臺《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該司法解釋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法律規定單位可以安排員工加班,但此時需要注意加班的時間安排,同時也要在員工同意的情況下進行。而要是就加班產生了糾紛的話,那么加班事實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呢?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講解,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鹽城律師。
加班后單位不給加班費怎么辦
怎么認定加班,加班是如何認定的
能否以調休代替加班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江蘇省宿遷市精神損害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05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與精神病人結婚,其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6拆遷公司收入怎么計算營業稅
2020-11-11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