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中待遇問題一直是人們最關注的的問題,工資高就代表一定好嗎?也許對于工資高的人來說,每個月最為糾結的問題就是上交個人所得稅,這是我們工資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那么對于個人工資稅怎么扣2018年?下面給大家介紹。
一、工資個稅計算方法是什么?
征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原來是2000,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27日再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草案維持一審時“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從2000元提高至3500元”的規定,同時將個人所得稅第1級稅率由5%修改為3%。
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二,福利費和生活補助費是否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生活補助費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8〕155號)的規定,一、生活補助費,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給納稅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難,其任職單位按國家規定從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向其支付的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二、下列收入不屬于免稅的福利費范圍,應當并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1.從超出國家規定的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各種補貼、補助;2.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補貼、補助;3.單位為個人購買汽車、住房、電子計算機等不屬于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性質的支出。
因此,取得的生活補助費符合上述文件規定的情形,則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否則,不得免征。
三,工資個稅的最新政策是什么?
目前,正在公開征求意見的《稅收征管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關于建立自然人納稅識別號、第三方向稅務機關提交涉稅信息的相關條款,也從征管條件上為個稅改革亮起綠燈。個稅改革終于要走出不斷上調“起征點”的死胡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改革今年將啟動。
按照現行《個人所得稅法》,我國個稅實行分類征收。目前個人所得稅的稅目分為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等11類,分別對應不同的稅率和費用扣除額(免征額)。
目前工薪所得稅代扣代繳,征管比較到位,其他收入尤其是偶然發生的財產性收入征管相對薄弱,客觀上造成了收入來源單一的工薪階層繳稅較多,而收入來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階層繳稅較少的問題,個稅因此常常被詬病為工資稅。
舉例說,如果你一個月月薪是10萬,個稅稅率高達45%,由企業代扣一分錢不能少,而一些上市公司高管減持股票,收入動輒上億元,卻可以通過稅收籌劃做到5%-10%的稅率,包括一些炒房者,獲益不菲,也只有20%的稅率。
新稅法規定主要對四個方面進行了修訂:
1、工薪所得扣除標準提高到3500元。
2、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由9級調整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將最低的一檔稅率由5%降為3%。
3、調整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級距。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第一級級距由年應納稅所得額5000元調整為15000元,其他各檔的級距也相應作了調整。
4、個稅納稅期限由7天改為15天,比現行政策延長了8天,進一步方便了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納稅申報。
綜上所述,個人所得稅是在我們的工資中每個月所必須要支出的部分,所以工資中個稅計算的方法應該的到我們廣泛的關注,對于工資稅怎么扣2018年,從上述的介紹個稅的計算方法是針對不同 的薪資水平來進行不同的計算。
2020年工資稅率標準是怎樣的
工資稅率計算公式
農民工要交多少工資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名稱變更稅務流程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30商號權糾紛主體可以是個人嗎
2021-02-24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土地互換糾紛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