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勞動問題都能申請勞動仲裁,它也是有受案范圍限制的。那么,在法律上,勞動仲裁的受案范圍究竟有哪些呢?而在確定了勞動仲裁的范圍后,我們還要注意,要在法定的時效內,提期勞動仲裁,那我們應該怎樣確定勞動仲裁的時效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勞動仲裁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企業方面代表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應當是單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履行職責:聘任、解聘專職或者兼職仲裁員、受理勞動爭議案件、討論重大或者疑難的勞動爭議案件、對仲裁活動進行監督。
1、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二、怎樣確定勞動仲裁時效
《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所謂“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根據勞動部辦公廳勞辦發[1994]28號、勞動部勞部發[1995]309號文解釋,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這與《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的規定完全一致。那么,又怎樣理解“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呢?
根據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如何理解的復函》(勞部發[1994]257號)的解釋,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的開始。因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不應從侵權行為終結之日起計算。
當您遇到勞動糾紛時,您可以向縣、市、市轄區設立的裁處企業與職工之間發生的勞動爭議的組織機構,即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這是有效解決勞動糾紛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在申請勞動仲裁之前,其實還是需要先搞清楚究竟自己與單位之間產生的爭議,是否屬于勞動仲裁的受案范圍。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仲裁申請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勞動仲裁收費最新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安全事故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1-02-02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最新承包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