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9年2月,王某與李某自愿到縣民政局離婚,并在離婚協議書上寫明:雙方一致同意離婚,夫妻共同所有的一幢三層樓房歸兩個女兒共同所有。該協議在雙方簽字后經婚姻登記機關確認效力,并發放了離婚證。
離婚后,男方李某反悔,要求撤銷贈與并拒絕配合辦理過戶手續。其理由為,離婚協議中的房產歸女兒所有的約定實質為男女雙方對女兒作出的財產贈與,而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現房產尚未過戶到受贈人名下,財產權利尚未轉移,男方李某可以撤銷贈與。
2009年4月,王某與李某的兩個女兒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李某立即履行離婚協議約定,與前妻王某一道將協議中約定的房產辦理過戶手續,歸兩個女兒所有。
【分歧】
針對此案中離婚協議中的贈與財產能否撤銷,有不同的意見。
【解析】
離婚協議約定將共有的房產歸女兒所有,是一種以解除雙方身份關系為動機的目的贈與行為。鑒于離婚協議主要是為解除雙方婚姻關系的目的而設定,這種發生在特定身份關系當事人之間的、有目的的贈與,并不違反法律的規定,具有一定的道德義務性質,也屬一項諾成性的約定。在雙方婚姻關系事實上因離婚協議得以解除的情況下,贈與財產的目的已經實現,故其贈與房產行為依法不能隨意撤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規定:“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因履行上述財產分割協議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該規定有兩層含義:一是當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協議離婚,并就財產分割達成了協議。二是當事人向婚姻登記機關提交的離婚協議中有關財產分割問題的條款及作為離婚協議組成部分或者附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對離婚的雙方當事人都具有法律約束力。
因此,男女雙方在離婚時同意贈與房產,登記離婚后,受贈人即有權要求贈與人為其辦理贈與房產的過戶登記手續,贈與人不得拒絕履行離婚協議的附隨義務及主張撤銷該項贈與。如果贈與人可隨意撤銷贈與,一是違背了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二是違反了當代契約簽字生效的原則;三是惡意利用贈與的撤銷達到既離婚又占有財產的目的,給子女或原配偶造成了經濟損失和新的精神傷害,也給法院增加了訴累,因此引起的社會負面影響顯而易見。男女雙方在離婚時約定將夫妻共同財產贈與子女,也屬于雙方對財產分割達成的一致協議,反悔一方沒有證據證明所達成的協議存在欺詐、脅迫情形的,依法不應予以變更撤銷。故被告李某應當無條件立即將房產過戶給兩個女兒,當其拒絕履行時,人民法院應當強制執行。彭*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有哪些
2021-01-26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攝影公司用動漫圖片侵權嗎
2020-12-31解約定金與違約金的區別
2020-11-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