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離婚財產自己分配的原則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一、男女平等原則
《婚姻法》第二條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具體而言,男女平等原則體現在夫妻財產關系上,就是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有平等的所有權,離婚時男女雙方有平等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對共同的債務、負有平等的清償義務,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不受收入多少、不因男女性別而有差異。
二、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
《婚姻法》第二條規定:“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跟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具體而言,因父母離婚必定對未成年子女今后的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使子女能健康的成長,有一個相對較好的生活環境,在夫妻分割共同財產時給直接撫養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適當多分一些財產,符合法律的規定。對于婦女,由于受經濟、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我國其獨立謀生能力和經濟收入,與男子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同時婦女一般在家中撫養子女、照顧老人,其雖未創造太多的財產,但其為家庭所付出的精力要遠遠大于對方,因此分割夫妻財產時對其應給予一定的照顧。
三、有利于生產和生活原則
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注意從有利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出發,不能損害財產的效用和實際價值。如對生產可以分給有經營知識和能力的一方,然后由該方給付另一方一半的補償,對于生活必需品應當考慮雙方和子女的生活需要,分給需要的一方等等。
四、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原則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因此,在進行離婚的時候對于財產的分配就需要遵守本文介紹的四個原則,這樣才能符合法律的規定。如果一方沒有遵守那么另一方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來進行維權,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區別走私普通貨物罪與逃稅罪
2020-12-25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如何取得商標專有權
2020-11-12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什么是法定代理人
2020-12-10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