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這個平凡字眼,其法律內涵卻值得商榷。在昨天召開的“上海營造和諧消費環境”國際研討會上,針對已實施十余年、將進一步修訂的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各方消保專家為其“消費者”概念增添了新的定義。
目前,患者就醫是否適用《消法》未有明確規定。我國醫療體制正不斷改革,大部分醫院已從福利性的純事業單位,逐漸步入社會化、市場化、企業化運營的軌道,尤其是許多
私營醫院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個體診所和個體行醫的涌現。實踐中,醫患關系之間的糾紛不斷增長,類型日趨繁雜,患者“消費者”地位的確定顯得越發重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王*明教授認為,盡管普通患者和醫院之間并未訂立書面合同,但不可否認醫療有償合同關系的實際存在———患者也是消費者。尤其是醫療服務隨技術含量升級,信息不對稱性加強,患者一般處于缺少充分選擇權的被動地位,作為消費者的弱者身份更為突出,需要消費者組織對醫療機構進行監督,對就醫患者進行特別保護。
作為另一大社會群體,在校學生和家長是否具備“消費者”特點同樣備受關注。現行《消法》第二條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而并未明確學生就讀是否屬于消保范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干事、國際消費者聯會前主席陳*穗認為,在內地普遍推行的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之外,就學學生應享有消費者的全部權利,并受到消費者組織的依法保護。
“消費者”定義并非越寬泛越好,專家表示“單位消費”不應受《消法》保護。由于《消法》第二條沒有將消費者具體指為自然人還是法人,在一些地方消保條例中,單位(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體,以及政府等)也被列為消費者主體。法律專家認為,相對個體社會成員而言,單位消費并不處于弱勢地位,有時甚至是強勢,無法體現《消法》保護弱者的立法宗旨。如果其與經營者出現糾紛,雙方均可通過合同主張權利,應當受《合同法》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有哪些
2021-03-16轉租可以不告知房東嗎
2021-01-11重婚罪雙方都要坐牢嗎
2021-03-01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承包荒山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