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權利質押的設定及效力研究
質押,也稱質權,是為擔保一定債權而成立的、債權人對債務人或第三人移轉占有而供擔保的特定財產或權利就其交換價值而優先受償的物權,與抵押權、留置權并列為近代法上擔保物權的基本種類。根據各國立法通行的劃分標準,質權主要分為動產質權和權利質權。隨著市場經濟與信用關系高度發展的需要,權利質押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雖然立法及學說將它作為質權的一種,并與動產質權相提并論,但實際上權利質押在性質、成立要件及實現方式等方面,均與動產質押有許多不同之處,有分化為特殊的擔保物權之傾向,有的學者稱之為“介于一般質權與抵押權之中間區域”。所謂權利質押合同,就是債務人或者第三人與債權人之間達成的以依法可以設質的權利設質作為債權擔保的協議。債務人或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交付或轉讓的權利為質物。從形式上看,權利質押合同可以是單獨訂立的書面合同,也可以是合同中明示性的擔保條款。權利質押合同以可以讓與的權利作為標的物,簡稱權利質,它與動產質一樣歷史悠久。在羅馬法時代就有“物件質權”與“權利質權”之分,以法國、日本、德國為典型代表的近現代民事立法多作規定。
從法理上講,權利質除適用特殊規定外,一般準用動產質權的一般規定。我國《擔保法》第81條作了明文規定。但并非一切權利都是權利質權的標的,構成權利質權標的的,只能是所有權以外的具有可轉讓性或交易性的財產權,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除所有權以外的財產權,包括債權、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股權等,人格權及身份權,不能作為質權標的;
第二,必須是可讓與的財產權,因為質權的效力主要在于就標的物變價受償,無讓與性的財產權,如遺產繼承權、扶養請求權等產生的賠償請求權,不能作為質權標的;
第三,必須是不與質權性質相悖的財產權,如典權、地役權等有悖于質權性質,不能作為質權標的。關于權利質權性質的爭議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主張讓與說,一種主張權利標的說,后者反映了擔保物價值化的歷史趨向,認為質權標的不限于有體物,可轉讓并且有交換價值的財產權應與有體物一樣,可允許質權人為之設定質權。因此,可以作為權利質權標的的財產權有以下三類:
(1)債權。包括一般債權和證券債權。
(2)股份。股權設質實為以其中財產權設質。
(3)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既具有人身屬性,又具有財產屬性,因此,能夠作為權利質權標的的只能是商標專用權及專利權、著作權中依法可以轉讓的財產權。對此,有的國家在單行法中明確規定,有的雖未有立法規定,但在學說和實踐上也予以承認。
我國《擔保法》第75條規定了可以作為質押標的物的種類:
(1)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
(2)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
(3)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和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
(4)依法可以質押的其他權利。從審判實踐看,近年來,以普通債權作為質押的情況越來越多,而我國《擔保法》未將普通債權列入質押范圍之內,不能不說是立法上的缺憾。
質權是擔保物權的一種。擔保物權以被擔保的債權的存在為其存在的前提條件,是被擔保的債權的從權利。當前對權利質押是否具有物權性的爭議頗大,我國立法持肯定態度。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不必等待債務人的給付行為,有權從質押客體上直接取得一定價值的權能,具有優先性。權利質押合同從權利憑證交付或登記之日生效,權利憑證交付質權人保管,標的物的占有便從出質人轉移到了質權人,一般情況下,法律禁止在同一權利上重復設定質押,具有排它性。因此,作為權利質押對象的各種權利,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具有極大的財產價值,其所具有的物權支配效力,并不亞于其他質押方式,因此在當今,權利質押已被承認為一種物權。
權利質押合同糾紛是法院審理的新型案件。隨著《擔保法》的實施,此類糾紛不斷增多。從當前法院受理的權利質押合同糾紛來看,主要存在四方面的問題:
(1)權利質押合同糾紛數量增多,大多發生在資金融通、商品流通等合同之債方面,如借貸、買賣、貨物運輸、加工承攬、融資租賃、購銷、土地使用權轉讓等合同;
(2)因債務人不清償主債權,債權人強行變賣、拍賣質物發生糾紛,雙方當事人不同程度違約發生糾紛;
(3)權利質押合同部分或全部無效使主合同確定的債權不能實現,如將法律禁止設質的權利設質、主合同無效導致權利質押合同無效;
(4)質權人對質物保管不善、毀損或丟失而損害出質人合法權益等。
由于權利質押合同具有特殊性,往往涉及三方當事人即債權人、債務人、第三人和兩種合同即主合同、從合同,涉及兩種客體、多個法律關系,加之法律法規不完善,審判人員在審理此類糾紛時困難較多,存在畏難情緒,在案件質量和審限方面不能令人滿意,當事人意見較多。通過調查發現,問題主要歸結于對權利質押合同成立的要件,諸如可以設質的權利范圍、性質搞不準,錯誤認定權利質押合同效力,從而把無效合同認定成有效合同,把部分無效合同認定成全部無效合同,致使法律適用不當和當事人責任的錯誤承擔。所以,認真審查并認定權利質押合同效力,對當事人責任的承擔有關鍵的意義。
只有正確認定權利質押合同的效力,才能及時、合法處理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制裁各種違法行為,規范經濟秩序;才能促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金市場、商品市場的發展,保障商品流轉安全,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權利質押合同效力的認定
正確認定權利質押合同的效力是審理好此類糾紛的前提和要求。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權利質押合同的法律特征,從具體實踐出發,筆者認為,確認權利質押合同的效力應做到“五審查”。
(一)審查三類權利質押合同設定的要件及效力
權利標的物的種類主要包括債權、股權和知識產權,因而近現代權利質押合同的基本種類有三種,即債權質押合同、股份質押合同、知識產權質押合同,這三種合同在設定、實現方式等方面各有所不同,所以應根據不同情形進行審查,從而進一步認定合同的效力。
質權的設定行為在性質上與動產質大致相同,但除了雙方合意外,還要移轉標的物占有,采用書面形式。否則,即使雙方當事人簽訂了質押合同,而不移轉權利質物,合同也不能成立,合同生效時間決定于質權的取得,即質物移交質權人占有時合同方可生效。
1.債權質押的設定及效力。債權質是權利質柙合同中比較普遍的一種,設質時分以下三種情況:
(1)一般的債權,有債權證書的,應向債權人交付債權證書,如合同書、借據等;如無債權證書的,一般要作成債權證書并交付占有,否則質押不能成立。
(2)無記名證券,標的物的交付,即為證券交付,包括無記名票據。無記名債券,因其本身就能夠代表債權存續,設定債權質押時直接向債權人交付債券就可以了。
(3)記名證券和指示證券,須經權利人背書方可交付債權人。記名證券設質須經記名人背書交付。如是記名公司債券,還應依有關公司債轉讓的規定將質權的設定記入公司帳簿,否則不得以之對抗公司及第三人。指示證券的設質如同記名證券,應經權利人背書方可交付占有,為明示,應標出“為擔保”或“設質”字樣。
因此,債權質押合同生效的時間應自權利憑證交付質權人之日起始,是否交付權利憑證是審查此類合同成立的要件之一,《擔保法》第75條規定了債權質押合同的成立要件:“以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出質的,應當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將權利憑證交付質權人。質押合同自權利憑證交付之日起生效。”
需要注意的是,債權設質時,其附隨性債權如利息債權、違約金債權等一并設質,并隨債權一并成為質權標的物。但是,不確定性的債權如未屆清償期的債權利息,因未具獨立價值,就不能成為債權。
債權質設定后,其合同效力是:質權人可于債務人不履行時就一定范圍的債權、標的物進行處分,優先受償,享受一定權利,如優先受償權、留置證書權、對出質人(第三人)行為的限制權、轉質權、質權受侵害時的救濟權。
同時,還應承擔一定義務,如對所占有的債權證書、證券以善良管理,不得因管理不善造成損失,否則應承擔責任;被擔保債權得如期清償或者其他原因使債權消滅時,應及時返還占有的債權證書、證券給出質人(第三人);對入質債權給付的直接收取,須符合法律規定或約定,不得濫用質權,任意處理質物。
2.股份質押的設定及效力。股票質押合同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與債權人達成的以依法可以轉讓的股票設質作為債權擔保的協議。按照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發行的股票分記名股票、無記名股票。無記名股票設質,從法理上講,出質人經與質權人達成書面協議,直接將股票交付質權人占有即可生效。記名股票設質,除雙方當事人簽訂書面股票質押合同外,還應由出質人以背書交付且向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否則不得以此對抗公司。按《擔保法》和國務院頒布的《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規定,股票出質應當向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
《擔保法》第78條規定:“以依法可以轉讓的股票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并向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所以,出質登記,不僅是質權的對抗要件,而且還是其成立的要件,即應訂立書面合同,向證券登記機構辦理登記,兩者缺一不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設質,按《擔保法》第78條規定,其成立要件是將股份出質記載于公司股東名冊之日起生效,且出質人將其股份出質應當經過公司半數以上股東同意,因此,股份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記載于股東名冊之日起生效。這是此類合同成立的必備要件,否則,即使轉讓股份而未進行登記、未記載于股東名冊,也不能生效。
股份質押的內容即質權人享有的權利,按照《擔保法》規定,可以適用關于動產質權的一般規定。但股份質權設質后,股東不因股票出質而喪失議事表決權等與人格屬性密切相關的權利,即共益權。就是說,質權人并不能(以占有的股票)取代股東的地位而有參與公司決策、管理等權利,而只能限定為財產權,如質物的留置占有權、代位權、股息和紅利的收取權、優先受償權和對出質人行為的限制權。
需要強調的是股份質押合同中對出質人行為的限制權,股東以其股票設質而成為出質人之后,如不經質權人同意,便不能進行導致股份消滅的法律行為。如未經質權人同意,與第三人進行致使入質股權消滅或變更的法律行為,則對質權人不發生法律效力。《擔保法》第78條規定:“股票出質后,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可以轉讓。出質人轉讓股票所得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質權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因此,當質權人出讓股票優先受償時,如果實際所得高于所擔保債權額,應將余款返還出質人,如果實際所得低于所擔保債權額,仍可要求出質人補足余款。
3.知識產權質押的設定及效力。知識產權質的設定,包括商標專用權和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擔保法》第79條規定:“以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出質的,出質人和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并向其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因此,知識產權質押合同成立要件應具備兩個重要因素:即訂立書面合同;向有關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合同應自登記之日起生效。關于知識產權的設定、效力、實現方式與債權大致相同,適用權利轉讓之原理,操作上準用其有關規定。
在現實生活中的的實際情況是比較復雜的,所以需要我們具體是分析。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結婚申請多久能下來
2021-01-28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交通肇事可能受到哪些如何處罰
2021-01-18支票年月日怎么寫
2021-02-092020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5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