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才發現前夫竟然是一個千萬富翁,女子一怒之下將其訴至法院。近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審結這起離婚財產分割糾紛案,判令對原告崔-萍和被告張*偉離婚時未處理的財產進行分割,張*偉給付1800萬元。
原告崔-萍與被告張*偉原系夫妻關系,婚內生有一子。張*偉在深圳與人合伙做生意,并貸款150萬元在北京西三環買了一套復式住宅給崔-萍和兒子改善居住條件。2010年的一天,張*偉從深圳打來電話,說生意做賠了,實在無力負擔每月高額的房貸。2011年,因拖欠按揭款,崔-萍被銀行起訴至法院。張*偉對崔-萍說,他會想辦法借錢堵上這個窟窿,把剩余的房貸一次性還清,但是崔-萍必須和他離婚,這樣債主只能找他一個人要錢,不會連累崔-萍母子。2012年初,崔-萍起訴離婚。經法院調解,雙方就子女撫養及財產分割問題達成了協議:雙方認可名下存款歸各自所有;雙方認可名下僅有一套房產歸崔-萍所有;雙方認可名下無有價證券、股票、債券、基金等;雙方認可除房屋貸款外,均無其他債權債務。
2012年底,崔-萍偶然得知,張*偉在深圳的公司生意做得非常大,持有價值上千萬元的股票,還擁有多處住宅、別墅等房產。崔-萍將張*偉起訴至法院,要求按照60%的份額分割離婚時尚未分割的股票、存款、房產等夫妻共同財產共計3000萬元。
法院判決:對離婚時未分割的財產予以分割
法院審理查明,截止到離婚當日,張*偉在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賬戶及深圳分公司賬戶內擁有股票價值為1000萬元。張*偉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在深圳購房5套,并于離婚前夕全部出售,所得款項近2000萬元。最后,法院判令對崔-萍、張*偉離婚時未處理的財產進行分割,張*偉給付崔-萍股票折價款、公司股權折價款、房屋變現債權折價款共計1800萬元。
律師說法:離婚后能要求再分割財產嗎?
離婚時未處理的財產,離婚后仍可要求分割。
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離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起訴要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當事人依據該條款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該兩年從當事人發現尚有未處理的夫妻共同財產的次日起算。
本案中,崔-萍在離婚后才知道張*偉的真實財產狀況,經查實,股票、債權等確屬離婚時未作處理的夫妻共同財產,因此按照婚姻法的相關規定,離婚后仍然可以要求分割。
該法官同時指出,離婚時隱瞞財產狀況的,可以少分或不分。
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損毀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損毀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本案中,張*偉在離婚時未將股票、債權的情況告知法庭,具有隱瞞財產的行為,可以少分或不分財產,訴訟中崔-萍要求按照60%的份額分割財產,有法律依據,法院予以支持。
有很多離婚案件的當事人,特別是女方,不知道配偶的存款,不知道對方的公司股權收益,離婚時往往分割不到財產。怎么辦呢?
難題一:民事訴
訟法明確規定“誰主張、誰舉證”,但是一方很難知道對方的存款,即使向法院申請調查,也必須提供存款線索,而不能盲目的到每個銀行調查。
難題二:一方經營公司或有股權收益,配偶不是公司股東,對公司經營沒有知情權。
難以舉證其收益狀況,只能被動的申請法院調查或評估公司股權分紅狀況,但是中國目前狀況,逃稅、避稅問題嚴重,公司做虛假帳務嚴重。股東分紅未必就能反映到賬面上,審計有時只能走一個過場。
難題三:一方將收益存到自己親屬名下,離婚時即使配否申請調查,法院也不管,離婚案件涉及到第三人的,離婚案件不做處理,必須另案處理。
另案處理,難度更大,需要繳納大量的訴訟費,需要舉證這些錢就是自己的配偶存在其親屬名下的,可能嗎?很難。
上述問題,依據中國目前法律規定,還沒有很好的辦法予以解決。婚姻法及司法解釋規定,如果離婚時遺漏財產,可以在離婚后,自發現財產之日起兩年內起訴要求分割,或簽訂離婚協議存在欺詐或脅迫行為的,可以在離婚后一年內申請撤銷要求重新分割。這給了當事人一個較長的取證、發現的時間。
另外婚姻法和司法解釋規定,離婚時轉移或隱瞞財產的一方對所轉移隱瞞的財產不分或少分,以示懲罰。一旦簽訂離婚協議并根據該離婚協議辦理離婚手續,之后再想撤銷就很麻煩,很難舉證一方存在欺詐或脅迫行為,不能舉證法院就不會撤銷或變更離婚協議。對于離婚時遺漏的財產或者另案處理的財產,離婚后要及時起訴,分割財產或分家析產,可以有多名被告或第三人,這不同于離婚案件。
最好辦法是,平時多留意配偶的存款狀況,至少知道配偶在哪一個銀行有存款。離婚時及時申請凍結,以防止轉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建筑面積與合同不符該如何
2020-12-20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