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多數企業由于經營狀況不佳,償債率大幅度下降,導致國家銀行在經營中的風險也不斷加大,為減少損失,銀行在發放貸款的過程中,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有關規定,要求借款人(或第三人)提供抵押擔保作為借款的前提條件。因此,司法實踐中的抵押借款糾紛案件也在逐年增加,抵押借款合同的種類也不斷出現新的情況。下面筆者就借款合同中的抵押擔保問題談談個人的點滴見解。一、抵押貸款中共同抵押與重復抵押效力的認定所謂共同抵押,又稱聚合抵押、總抵押,是指抵押人在數項財產上設定數個抵押權來擔保同一債權的抵押權。共同抵押,為近代各國民法廣泛采用。例如,德國民法典第1132條、瑞士民法典第798條、第816條和第833條,日本民法典第392條、第393條,以及我國臺灣民法第875條等,均有共同抵押的規定。我國擔保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抵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不轉移對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在抵押借款合同中,借款人或第三人為抵押人,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為抵押權人,用作擔保的財產為抵押物。擔保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了幾類財產可以抵押。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法律允許借款人將自己所有或支配的單項或數項財產,因為貸款需要一并抵押給貸款人。共同抵押一般是指以數個財產作為抵押來共同擔保同一貸款,即在數個財產上為同一貸款設定一個抵押權。其主要特點是作為抵押物的數個財產是各自獨立的。在司法實踐中,借款人(或第三人)以數個財產(包括動產、不動產、權利)作抵押物為同一貸款作擔保時,當事人可在合同中約定各個財產所擔保的金額,也可以約定數個財產擔保的總金額。如在合同中約定了各個財產分別擔保的金額,在借款人不能還款時,貸款人可就各個財產分別行使抵押權;如在合同中約定數個財產擔保的總額,借款人不能履行還款義務時,貸款人則可對債務人數項已抵押財產共同行使抵押權。筆者認為,在借款人用數個財產辦理共同抵押時,為了保護貸款人的利益,也為了結案后便于執行,一般不宜在同一借款合同中分別約定單個財產的擔保金額。即使有此約定,在執行時也可以協商變更,以達到執行的經濟性和效率性。擔保法第三十五條對重復抵押作了明確的規定。首先,重復抵押是指以同一財產或同一財產價值分別向兩個以上債權人進行抵押的行為;其次,重復抵押所擔保的債權累計不得超出抵押物的價值。從司法實踐來看,有時是以同一抵押物向同一債權人作數次抵押;有時是以同一抵押物向不同債權人分別抵押。筆者認為,貸款人在辦理重復抵押手續時,必須事先委托當地的評估部門對該抵押物進行評估,改變以往派員走馬觀花,用大概估計為憑證的作法,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借款人(債務人)濫用重復抵押權,損害貸款人(債權人)的利益。同時,也有利于結案時便于執行,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和公正性。二、借款合同中第三人提供抵押擔保效力的認定在借款合同中,當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作為抵押人時,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債權人有權依照有關的法律規定以該抵押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法律允許債權人依法處置抵押物來抵頂貸款。其主要特點是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是可以依法處置由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的抵押物。在借款合同中,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二年。在司法實踐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借款合同第三人提供抵押擔保的,當貸款期限屆滿二年以上,有的案件期限屆滿甚至十年、八年的,債權人一直都沒有向提供抵押的第三人催收,而只是向債務人催收,類似這樣的案件人民法院都依法裁判債務人或第三人負連帶清償責任。筆者認為,借款合同中第三人提供抵押擔保的問題,其實也是債權人與第三人之間的一種債權債務關系,既然是債權債務關系,雙方也得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對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的有關規定,那就是當貸款期限屆滿后二年以上(不包含二年)。債權人不向第三人催收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債權人向第三人追償的權利。即在貸款期限屆滿后的二年以上債權人不向第三人催收,第三人所提供的抵押擔保不能無限期的繼續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補償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22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門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2020-11-14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