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審理了這樣一個案子。年近六旬的黃女士與楊先生(妻子在日本)同居了近10年。其間黃女士不僅照顧楊的母親長達5年時間,而且在其母去世后,還以兒媳的身份操辦葬禮,周圍鄰居也都稱其為楊*太。但是2001年兩人關系生變,楊要求黃女士搬離同居住處,并拒絕付給生活費,造成黃女士生活無著落。法院最后判決:男方應給予黃女士50萬元新臺幣(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的贍養費。
對此,臺灣各界普遍表示了關注,并稱其為“顛覆性”的“前衛”判決,因為這是臺灣司法界第一次對沒有婚姻關系、實質上卻過著婚姻生活的兩人關系予以肯定。法院一方堅持認為,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精神,承認“有實無名”的同居夫妻為“事實上夫妻”,在終止同居關系后,對于生活困難的一方,應付給贍養費。
相關知識:
同居期財產分割
法院在處理因同居關系而產生涉及財產分割問題的案件時,一般會按照顧婦女、兒童的利益,考慮財產的實際情況和雙方的過錯程度,妥善分割。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即:能證明為個人財產的,按個人財產處理;不能證明為個人財產的按共同財產處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贈送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系處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財物,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84)法辦字第112號《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條規定的精神處理。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
同居期間子女撫養問題
雙方所生的非婚生子女,由哪一方撫養,雙方協商;協商不成時,應根據子女的利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哺乳期內的子女,原則上應由母方撫養,如父方條件好,母方同意,也可由父方撫養。子女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應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見,一方將未成年的子女送他人撫養,須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曉東,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法學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石家莊市律師協會會員。自2013年從業以來,做事沉穩干練,效果顯著,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訴訟技巧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贏得了同行和當事人的好評。堅持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新的業務領域。目前涉及的業務領域包括普通民事訴訟代理、婚姻家事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房地產開發、公司事務、建筑工程糾紛等傳統業務,也包括公司合規業務、風險投資和企業并購、破產重整、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為每位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
貸款擔保一定要抵押物嗎
2020-11-22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醫療事故賠償中的舉證責任
2021-03-10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簽土地承包合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