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在一起離婚案件中,原告李某起訴時同時要求被告張某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理由是被告張某犯重婚罪,依法被處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本案在處理過程中意見分歧較大,一種意見認為,張某已被追究刑事責任,實際上就包含了對李某的精神撫慰,依據200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法釋〔2002〕17號),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該批復實際否認了我國刑事案件受害人享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故應裁定駁回李某的起訴。另一種意見認為,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因此,即使被告張某被判處重婚罪,原告李某也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評析】
該案主要涉及法律適用問題,即適用婚姻法及其解釋還是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筆者認為,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是法律特別賦予婚姻無過錯方的一項實體權利,其具有物質賠償和精神賠償雙重性質,只要婚姻一方當事人犯重婚罪的,另一方就有權獲得精神損害賠償。理由基于兩點:一方面,現行婚姻法是2001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正通過的法律,而法釋〔2002〕17號文件屬于司法解釋,法律的位階當然高于司法解釋。另一方面,從法律保留理論來看,對公民權利進行限制只能是法律,不能用其他規范性文件包括司法解釋來限制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法釋〔2002〕17號文件否認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最起碼是對重婚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即離婚案件無過錯方)權利的一種限制,故本案在處理時應當優先適用婚姻法的相關規定。需注意的是,重婚案件受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只能在提起離婚訴訟時一并主張,如果在提起刑事自訴或單獨主張時,法院應不予受理。(江蘇省東臺市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企不發工資怎么解決
2021-01-10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回購房
2020-11-12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農村土地流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30拆遷征用安置房賠嗎
2021-02-07拆遷時,選擇拆遷安置房公攤面積計算在內嗎
2021-02-14未出生的小孩能享受拆遷補償嗎
2020-12-06宅基地拆遷的補償有哪些
2021-02-16拆遷安置房有哪些顯著特點
2021-02-13發生房產糾紛應該怎么做
2021-03-19探析離婚案件中對拆遷安置房的處理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