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李-明與王-艷系經人介紹相識,于1997年登記結婚,1998年生有一女。由于雙方性格不合,李-明于2004年6月提起訴訟要求離婚,王-艷不同意,后經法院調解,雙方于同年10月調解離婚。離婚后,李-明在2005年5月與另一離異婦女張-晶結婚。張-晶帶一個3歲的男孩。一天,王-艷送女兒到李-明家時發現該男孩長相很像李-明,于是心中生疑,便暗中調查,后來在張-晶生產期間的病歷檔案上發現父親一欄填寫的竟然是李-明,于是,經多方取證后,王-艷以李-明在婚姻存續期間與他人同居并生子為由,于2005年8月起訴李-明,申請做親子鑒定證實李-明的過錯,并要求損害賠償。又以李-明與張-晶重婚為由對二人另行提起了刑事自訴。
案例分析:本案是關于因有配偶者又與他人同居并生子而引發的重婚罪。《婚姻法》第45條規定:對重婚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在司法實踐中的認定一般表現為:在家人、鄰居、朋友面前以“夫妻”相稱,以“夫妻”名義住旅店、拍攝結婚照,或以當地風俗舉辦婚禮、辦理假結婚證等。
本案中,結合王-艷提交法庭的證據,法院認為,李-明在與王-艷的婚姻存續期間又與張-晶以夫妻名義同居并生子,其行為完全符合重婚罪認定的標準,構成重婚罪,依法判處李-明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但是,王-艷在起訴張-晶時無法舉證張-晶當時明知李-明有配偶,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于缺乏罪證的自訴案件,如果自訴人提不出補充證據,法院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故法院駁回了王-艷對張-晶的指控。
另外,《婚姻法》第46條賦予了因重婚等法定過錯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但本案當事人婚姻關系的解除并非因為重婚而導致,王-艷在未發現李-明的重婚行為之前就已感到夫妻感情已經破裂,而通過法院調解達成了離婚的協議,不能適用此項救濟方式,因此,法院對王-艷離婚損害賠償的訴請不予支持,駁回了王-艷的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投資連接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021-02-15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告知
2021-02-11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農民朋友在土地轉讓中要注意的問題
2021-02-05農村開荒地能不能流轉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