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監(jiān)護權變更程序是如何的
對擔任監(jiān)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根據(jù)《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jiān)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jiān)護責任,經(jīng)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精神病人如何設定監(jiān)護人
設立精神病人的監(jiān)護人,首先須確認當事人為精神病人。但精神病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屬于兩個不同的范疇。按照《民法通則》第19條規(guī)定,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宣告公民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是法院的職權,其他任何機關或組織都不具有這一職權,而且法院的這一職權不能主動行使,必須有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某一公民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時,法院受理后應依《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特別程序審理。審理中法院應當首先確認被申請人為精神病人。
依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見》第7條規(guī)定,“當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司法精神病學鑒定或者參照醫(yī)院的診斷、鑒定確認。在不具備診斷、鑒定條件情況下,也可以參照群眾公認的當事人的精神狀態(tài)認定,但應以利害關系人沒有異議為限。”對于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應宣告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于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則應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人民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精神病人,其近親屬得依《民法通則》第17條規(guī)定的順序確定監(jiān)護人。若近親屬就監(jiān)護人的確定發(fā)生爭議,則應由有關單位或組織指定。
精神病人的監(jiān)護人可以變更。對擔任監(jiān)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wǎng)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不起訴的條件
2020-12-19共有房屋拆遷協(xié)議夫妻一方簽字有效嗎
2020-11-26輕傷案件找個律師收費方式有哪些
2021-01-11股權轉讓必須去工商局變更么
2021-02-02保證人擔保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2-13登記地和核發(fā)地有什么區(qū)別
2021-03-01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雇傭關系辭退需補償嗎
2021-02-18企業(yè)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財產(chǎn)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