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監護人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1.法定監護人是法律直接規定的。無需特別的證明文件。
2.近親屬作為法定監護人的只需要戶口本即可證明。
法定監護人的定義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由一人或多人擔任。
法定監護人的范圍
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法定監護人
第十七條【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知道了法定監護人一般是有法律直接規定,近親屬的法定監護人證明材料只需要戶口本即可。若是您還有什么疑惑,歡迎您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侵權人應賠償哪些損失和費用
2021-01-22公務員被行政拘會被處分嗎
2021-02-08經濟糾紛律師費用誰出
2021-02-04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房屋可以贈予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04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再婚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按揭房能否轉讓……. 師福東律師
2020-12-16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