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監護
1、監護的分類:
(1)法定監護,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可以由一人或者多人擔任,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是特定情形(法院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可以改變;
(2)指定監護:是指有法定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由監護機關(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指定的監護。對監護有爭議的必須先經指定,才能提起訴訟;
(3)委托監護,是指由合同設立的監護人,屬意定監護。例如,父母將子女委托給寄宿制學校、幼兒園等。委托監護主要關注對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的承擔。
2、未成年的監護人的范圍: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3、精神病人的監護: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買賣期間將房屋轉租是否有效
2021-02-08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承包合同具有民事責任嗎
2021-01-29臨街住宅做經營,是按照住改非拆遷嗎
2020-11-20在哪里查看拆遷紅線范圍
2020-11-15拆遷房屋八年沒安置怎么維權
2020-11-22常熟農村拆遷戶口有什么影響作用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