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贍養義務的法律特征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491人看過

贍養義務法律特征

(1)后贍養義務產生于養父母與養子女收養關系解除之后,這是后贍養義務的時間特征,也是后贍養義務區別于贍養義務的形式特征之一;

(2)后贍養義務的主體是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子女。凡名義上收養,實際上未與養父母共同生活,或者雖經養父母撫養但尚未成年的養子女,不是該義務的主體;

(3)后贍養義務的對象是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這里包括兩個要件,一是缺乏勞動能力,二是缺乏生活來源。二者必須同時具備,缺一則不構成后贍養義務的對象;

(4)后贍養義務的內容是給付生活費。這是后贍養義務區別于贍養義務的實質特征。正常情況下,一般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既包括物質贍養即給付生活費,又包括精神贍養,而后贍養義務由于發生在收養關系解除之后,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系不復存在的情況下,因此,以解決溫飽即生存問題為目的的物質贍養——給付生活費,成為后贍養義務的顯著特征。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完整的贍養義務包括物質供養,精神慰藉,生活照料3個方面:

1.經濟上供養有扶養能力的成年子女在父母無經濟收入、或者經濟收入不足以維持當地最低生活需要時,要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贍養費用。如果子女和父母共同居住,子女應當為父母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必要條件;對于不能或不愿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子女應當為父母提供必要的贍養費用。

2.生活上照料生活上照料是指幫助年邁體衰的父母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該條規定明確了子女應當履行對父母的贍養義務,另一方面也明確父母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兩個條件,一個是年老體弱、無勞動能力,另一個是生活困難。不符合上述兩個條件之一的父母,無權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

相關知識:

案件終結:贍養老人是一項法定義務,不能以任何約定而免除。最近,鄧州市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贍養糾紛案。

案情回顧:原告李甲有三個兒子及一個女兒,女兒尚未成家已亡故,大兒子李乙因患小兒麻痹癥造成右腿殘疾,至今已年近六旬尚未成家,在某鎮敬老院以幫人做飯為生。1983年前后,被告李乙及原告三兒子李丙經協商:由被告負責贍養其大哥李乙、李丙負責贍養原告,后雙方一直依約履行至2006年原告中風。原告中風后,生活起居不便,日常生活需要照顧,但被告一直未履行贍養義務,原告訴至法院。

被告辯稱:1983年分家時,約定由其贍養有殘疾未成家的大哥李乙、其弟李丙贍養原告,且這些年來其弟一直占有原告的各項收益,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認為: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傳統美德,也是一項法定的不可推卸的義務,原告將被告撫養成人且已成家,已盡到了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現原告已八旬有余,且體弱多病,被告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贍養義務,其辯稱雙方約定其贍養其大哥李乙,由其弟李丙贍養原告,但贍養老人是一項法定義務,不能以任何約定而免除,故其辯稱不予采信,遂判決:被告李乙?年支付原告李甲贍養費600元及小麥600斤,原告李甲生病所花醫療費由被告李乙承擔三分之一。

在中國現有的經濟條件下,子女除了應在精神上與感情上對父母加以關心和照顧外,還應在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費用,有經濟負擔能力的成年子女,在父母需要贍養時,都應依法盡力履行這一義務。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非婚生子女對生父母,養子女對養父母,繼子女對履行了撫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也同樣負有贍養義務。

婚姻法還規定了晚輩對長輩的贍養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義務。對拒不履行者,可以通過訴訟解決,情節惡劣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崔常山

崔常山

執業證號:

13707201710424595

山東元康律師事務所

簡介:

崔常山律師,遼寧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畢業,現在山東元康律師事務所執業。濟南大學成教學院特聘講師,主講《婚姻家庭法》和《訴訟文書寫作》。文字功底扎實,法學素養深厚,有多篇論文刊發。擅長刑事辯護,婚姻家庭糾紛處理,勞動糾紛處理,交通事故糾紛處理。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崔常山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