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人證言不當庭作證是有效的嗎?
是有效的;
當事人提供證人證言的,除法律、司法解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證人應當親自到庭接受詢問,否則將承擔證人證言證明力弱的風險。而一項證明力較弱的證據只能起輔助性證明作用,是不能單獨使法官相信一個事實的。
法院認定證人證言,可以通過對證人的智力狀況、品德、知識、經驗、法律意識和專業技能等情況的綜合分析做出判斷,不出庭難以給法官直觀的印象。
所以說,不出庭證詞不會無效,只不過效力會減弱。特殊的情況,如為保證證人安全等因素而證人不出庭,經法院提前進行取證,對其所述可以證明真實的證言,在開庭時作為證言不會減弱其效力。
證人出庭作證時,應當出示表明其身份的證件。為了查明案件事實,人民法院必須按照行政訴訟法的要求,對案件涉及的所有證據進行細致、深入的審查,盡最大可能識別偽證或者有明顯瑕疵的證據。證人出庭作證時,法院首先需要確認的就是,該證人是否確系法院所傳喚的證人,而這就需要該證人證明自己的身份。
同時法庭應當告知其誠實作證的法律義務和作偽證的法律責任,即法庭負有一定的告知義務,告知出庭證人應當誠實作證,這是法律的內在要求。
證人作偽證不但會損害某些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會阻礙法院審判的正常進行,導致錯判、誤判,降低司法權威。
因此,為了督促證人誠實作證,法律對于作偽證設定了相應的不利后果。證人、鑒定人作偽證的,依照行政訴訟法第49條的第1款第(2)項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證人出庭作證時,法院應將以上內容告知該證人。
二、證人證言法律條文
在中國,訴訟中證人的范圍十分廣泛。《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第61條也有類似規定。中國法律規定作證是公民的光榮義務,法律沒有拒絕作證的規定。證人作證時,應告知他要如實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同時,法律規定對證人的人身安全予以保護。庭審中詢問證人,由審判長主持。《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證人可能作虛偽陳述,也可能由于感受、記憶、表達等方面的原因而使證言失實,因此對證人證言應認真進行審查。《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并經過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民事訴訟法(試行)》也規定,證人證言“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綜合上面所說的,證人證言的存在就是為了可以更好的證明一個案件的真實性,但如果證人不出庭的話,那么所說的證言也是可以作為一個案件的證據之一,但在法律上證人最后是出庭作證,這樣才能保障這個案件更具有法律的效益。
刑事證人證言的效力怎樣的
證人證言的法律規定
證人證言法律規定有哪些?對證人作證有什么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