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辯解和供述是指什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俗稱“口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關案件情況向公安司法人員所作的陳述,包含供述和辯解兩種情況,其中供述又表現為自首、坦白和承認,而辯解不僅包括無罪辯解,也包括主張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申辯,表現為否認、反駁、申辯等。《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進行了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第五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第五十四條 采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辯解和供述是被告人表現出來的兩者不同,供述就是承認自己犯了罪,交代犯罪事實的過程,而辯解則體現在被告人對被判處的罪行不服,不認為自己有罪,或者是覺得判的罪太過嚴厲,應當減輕罪行等,對于辯解的情況,司法機關會根據情況和證據進行分辨,依法給出合理判決。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定的
刑事案件怎樣請律師做辯護人
刑事辯護收費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被撞主責可以訴訟嗎
2021-01-07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抵押物充足可以構成騙取貸款罪嗎
2021-01-20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強制執行怎么申請拘留
2021-03-24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國有土地出讓后可以增加面積嗎
2020-11-24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