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內孩子的撫養權問題如何判定
婚姻法第36條第三款規定:“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孩子,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也就是說,在哺乳期內,孩子是由母乳撫養的,一般應由母親直接撫養,而父親則需按月按法院的判決或雙方協議的數額支付孩子的撫養費。
子女撫養權的確定標準
父母離婚后,通常會產生子女與父母一方相分離,由父母另一方直接撫養的問題。夫妻離婚雖然不能消除父母子女間的關系,但是撫養子女的方式會發生變化,由共同直接撫養變為一方單獨直接撫養。父母離婚后的子女撫養歸屬問題,不僅關系子女的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長,還影響到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因此正確處理子女撫養問題關系重大。
《婚姻法》第36條第2、3款規定:“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199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子女撫養意見》)中對離婚后子女撫養問題作了具體規定。根據這些有關規定,父母離婚時,子女的撫養歸屬問題區分以下情況分別處理:
哺乳期內的子女
雖然在實際生活中嬰兒哺乳期因人而異,由于《子女撫養意見》規定“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司法實踐中通常將“哺乳期內的子女”理解為兩周歲以下的嬰幼兒。父母離婚時,哺乳期內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隨父方生活。
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
母方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如母親的生活環境明顯對子女撫養不利;母親工作性質特殊,不便于撫養子女;或者母親違法犯罪,不利于撫養子女等。
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的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
夫妻離婚后的任何時間內,夫妻雙方都有可以就孩子的撫養權撫養費問題進行協商,對于協商不能解決可以依法請人民法院進行判決。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賠償委員會的組成
2021-01-15二房東可以開房屋租賃發票嗎
2021-01-16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反擔保成立須要什么條件
2021-01-16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條罰款多少
2021-02-18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如何簽訂財產保險合同呢
2021-03-12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繳納私房土地出讓金時所需要的材料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