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責任的中止事由有哪些?
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中止的情形主要有六種,在《民事訴訟法》第150條中有明確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二、民事案件中止訴訟的最高人民法院在有關司法解釋中針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還規定了下列幾種適用訴訟中止的情形:
1.在借貸案件中,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法院應要求債權人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受理后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借貸關系無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訴訟;在審理中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借貸案件訴訟中止的司法解釋已于2015年9月1日被新的司法解釋廢止,新的司法解釋中上述規定已被刪除)
2.人民法院受理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后,在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時,應當通知被告如欲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須在答辯期間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中止訴訟。專利權人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并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認為必要時,在裁定中止訴訟的同時責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或者采取其他制止侵權損害繼續擴大的措施。被告在答辯期間未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而在其后的審理過程中提出無效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人民法院受理的發明專利侵權案件或者經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維持專利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侵權案件,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民事責任的認定,是需要根據相關證據來進行處理的,如果證據存在,并能夠證明該犯罪事實的,那么就可以追究相關法律責任,但如果存在上述規定的條件,則屬于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那么可以予以中止。
民事案件中止審理申請書在什么時候提交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期限是否有規定
民事訴訟中止要交錢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水土保持行政許可依據和范圍有哪些
2020-11-10勞動法辭退孕婦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