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責任的中止事由有哪些?
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中止的情形主要有六種,在《民事訴訟法》第150條中有明確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二、民事案件中止訴訟的最高人民法院在有關司法解釋中針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還規定了下列幾種適用訴訟中止的情形:
1.在借貸案件中,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法院應要求債權人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受理后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借貸關系無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訴訟;在審理中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借貸案件訴訟中止的司法解釋已于2015年9月1日被新的司法解釋廢止,新的司法解釋中上述規定已被刪除)
2.人民法院受理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后,在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時,應當通知被告如欲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須在答辯期間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中止訴訟。專利權人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并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認為必要時,在裁定中止訴訟的同時責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或者采取其他制止侵權損害繼續擴大的措施。被告在答辯期間未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而在其后的審理過程中提出無效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人民法院受理的發明專利侵權案件或者經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維持專利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侵權案件,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民事責任的認定,是需要根據相關證據來進行處理的,如果證據存在,并能夠證明該犯罪事實的,那么就可以追究相關法律責任,但如果存在上述規定的條件,則屬于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那么可以予以中止。
民事案件中止審理申請書在什么時候提交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期限是否有規定
民事訴訟中止要交錢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可能出現哪些問題
2021-03-18驅逐出境是治安處罰嗎
2021-01-04公司注冊地址可以是住宅嗎
2021-02-01股權質押和土地抵押能同時嗎
2020-11-30農民遇上違法征地,可以拒絕簽字么
2021-03-13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2021-03-05隱名股東能否擅自將股權變更
2020-12-16事故傷殘評定賠償證據
2020-11-14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員工打架能直接開除嗎
2021-03-14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