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法關于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二、刑事訴訟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1條的規定,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中止審理:
1.自訴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3.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4.在審理期間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應當決定中止審理,并按照公訴案件或自訴案件的第一審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1)公訴案件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公訴案件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訴案件被告人當庭翻供,對于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的
(4)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應當或者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規定 在審判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
(一)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脫逃的;
(三)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未委托訴訟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后,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在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以及行政訴訟中,其實都是可能出現中止審理的情況。當然了,不同的訴訟法中規定了,不同訴訟類型的案件中止需要符合的情形不同。比如,在刑事訴訟中,可以導致案件中止審理的情形,包括自訴人、被告人得了精神病或者身患其他嚴重疾病;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
如何才能中止民事訴訟審理?
訴訟時效不適用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嗎?
民事訴訟涉刑事中止審理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事故中傷殘鑒定與責任劃分有關系嗎
2021-01-15醫療器械事故打官司要收集哪些證據,第一時間要做什么
2021-03-02行政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農民工工資擔保保證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2021-02-19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報道稱妻子舉報前夫是否侵害妻子名譽權
2021-01-13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