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人是否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問題?
是存在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诹x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對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簽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負責收發信件的部門或者被授權主體;對方當事人為自然人的,簽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親屬或者被授權主體。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的中斷不光是針對于法人,而且還針對于其它的公民,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需要有合適的理由,但對于訴訟時效中斷了之后那么此時效就會重新的進行計算,之前的時效將會全部的消失,所以,案件的處理都是有依據的。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客乘坐客車時出現自身財產損失誰來負責
2020-11-25婚姻過錯方必須凈身出戶嗎
2021-01-19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