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不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除了導致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都是不中斷的,訴訟時效的中斷,是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訴訟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該法定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的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二、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很多,我國立法和司法解釋以具體列舉的方式進行了明確: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了三種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即提起訴訟、權利人提出要求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下稱《民法通則意見》)第173條和第174條規定的幾種情形:權利人向債務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
3、1994年3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債務人在約定的期限屆滿后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訴訟時效期間應從何時開始計算問題的批復》中規定,時效從出具欠條之日中斷;
4、2001年4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0條規定:債務人在債權轉讓協議、債權轉讓通知上簽章或簽收催收通知的,訴訟時效中斷。原債權銀行在全國或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的債權轉讓公告或通知中有催收內容的,該公告或通知可以作為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
5、2008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0條,將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的內容作了細化說明;第11條規定部分債權人主張債權引起的中斷對全體債權人有效;第13條規定了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情形;第17條規定了連帶債權、連帶債務中一人的訴訟時效中斷及于他人;第18條、19條分別規定了代位權訴訟、債權轉讓和債務承擔引起訴訟時時效中斷情形。
有關訴訟時效中斷的具體條件和法律適用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不同的情況下,是否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應當由司法機關來進行認定,對于訴訟時效屆滿的情況下,如果不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那么司法機關是可以不予受理的。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離婚推諉夫妻債務怎么辦
2021-01-06一切單位和個人有哪些保護環境的義務
2020-12-17法律顧問費與顧問費在稅收的區別
2021-02-20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公司分立建筑資質如何分立
2020-12-23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車輛事故沒結案能年檢嗎
2021-01-01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