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吳興區律師 南市區律師 成安縣律師 蘭考縣律師 黃石律師 平山縣律師 嶗山律師
我們遇到民事糾紛,在進行民事訴訟的過程中,當事人出庭會很困難,或者是對法律了解不多。于是當事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他人行使訴訟權利、進行訴訟的人就是訴訟代理人。那么要怎樣才能具備一個民事訴訟代理的資格呢?律霸的小編告訴你。
一、民事訴訟代理人
民事訴訟代理人是指以當事人的名義,在一定權限范圍內,為當事人的利益進行訴訟活動的人。因代理權的不同可分為法定訴訟代理人和委托訴訟代理人。而民事訴訟代理人就是在民事案例中委托的代理訴訟的人。
二、民事訴訟代理人的歷史發展
(一)訴訟代理人具有以下特征:
1、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訴訟代理的目的在于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而不能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
2、訴訟代理人是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在訴訟中,如果訴訟代理人喪失了訴訟行為能力,也就喪失了訴訟代理人的資格。
3、在代理權限內實施訴訟行為。訴訟代理人的代理權限,來源于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的授權。凡是超越代理權所實施的訴訟行為,都是無效的訴訟行為,不能產生訴訟法上的效果。
4、訴訟代理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
5、在同一訴訟中,不能代理雙方當事人。在訴訟中,雙方當事人的利益是對立的。同時為雙方當事人的代理人,可能會損害一方當事人的利益。
(二) 民事訴訟代理人與民事代理人、刑事辯護人和訴訟代表人的區別
1、民事訴訟代理人與民事代理人的區別
代理的內容和后果 代理的對象 代理的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代理人 代理的是民事訴訟行為,其后果是導致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同法院之間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 案件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以民事訴訟法為依據
民事代理人 代理的是民事法律行為,其后果是導致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 參加民事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民事實體法為依據
2、民事訴訟代理人與刑事辯護人的區別
民事訴訟代理人民事案件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基于當事人的委托或者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產生 職責較為廣泛,可以在代理權限范圍內實施各種訴訟行為,包括處分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嚴格說來民事訴訟代理人在訴訟中不具有獨立的訴訟地位 一般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介入訴訟,開始訴訟代理活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辯護人 只限于刑事案件的被告人 基于被告人的委托或者法院的指定而產生 職責較為單一,只能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 在訴訟中有獨立的訴訟地位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之日起辯護人即可介入訴訟(犯罪嫌疑人需要聘請律師提供法律幫助的可在其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了強制措施時提出),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在法院受理案件后委托辯護人介入訴訟。 刑事訴訟法
3、民事訴訟代理人與訴訟代表人的區別
(1)含義不同。
所謂訴訟代理人,是指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在代理權限內實施訴訟行為的人。民事訴訟代理人有以下特點:一是民事代理人是代理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他自己不是當事人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案件裁決結果同他沒有利害關系。因此,他不是以自己名義參加訴訟,而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參加訴訟;二是民事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目的是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在代理權限內所為的訴訟行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三是民事訴訟代理人在同一案件中只能代理一方當事人,而不能代理雙力當事人:四是民事訴訟代理人必須是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
所謂訴訟代表人,是指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或集團訴訟中的一人或幾人、為了共同訴訟人或者集團成員的共同利益或者相同利益,代表他們進行訴訟的人。訴訟代表人有兩種:一是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代表人;二是集團訴訟代表人。訴訟代表人有以下主要特點:一是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關系或者處于相同的地位、有共同利益關系,二是代表人代為訴訟的案件,必須是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或者集團訴訟。人數眾多,一般指十人以上:三是代表人進行的訴訟行為,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利益,也是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
(2)與訴訟標的的利害關系不同。
推選的訴訟代表人是本案的當事人,與被代表人之間有著共同的利益,與本案的訴訟標的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民事訴訟代理人則不是本案的當事人,與本案的訴訟標的沒有利害關系。
(3)保護權益的范圍不同。
訴訟代表人參加訴訟,既保護自己的合法民事權益,也保護被代表的其它共同訴訟人的合法權益。民事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僅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
(4)法律后果不同。
訴訟代表人參加訴訟,既以被代表人的名義,也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訴訟的法律后果是由被代表的共同訴訟人和本人承擔的。民事訴訟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在代理權限范圍內所實施的訴訟行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
(5)產生的根據不同。
訴訟代理人是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的委托產生;而訴訟代表人是由同一方當事人推選或者人民法院與之商定產生的。
2013年01月01日施行的新《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與原民事訴訟法相比,本次修改限制了訴訟代理人的范圍,刪除了原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將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的范圍僅僅限定在: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但是,新《民事訴訟法》解釋第六十八條又規定,“除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當事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之外,當事人還可以委托其他公民為訴訟代理人。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可能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認為不宜作訴訟代理人的人,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是指受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為訴訟行為的人。委托代理人具有以下三個特征:(1)代理權的發生是基于當事人、法定代理人的意思表示,而不是由法律規定。(2)代理事項及權限一般由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決定。(3)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受訴人民法院提交授權委托書。
三、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的幾種人:
根據2013年01月01日施行的新《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以下幾種人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一)當事人的近親屬。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二)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律師是國家法律和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維護者,近年來我國的律師隊伍不斷擴大,素質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我國法治建設中一支強有力的隊伍。根據律師法規定,律師的一項主要業務就是接受民事案件當事人的委托,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律師參與訴訟對人民法院查清事實,正確運用法律,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作用。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也允許進行民事訴訟代理。
(三)社會團體推薦的人。社會團體指依法或經有關部門批準成立的,有章程、有名稱、有一定數量成員、有經費來源、有辦事機構、有辦公地點的非營利性組織。主要包括:
①人民群眾團體。如工會、婦聯、學聯、青年團等;
②社會公益團體。如中國福利基金會、中國紅十字會、消費者協會等舉辦社會公益事業的團體;
③文藝工作團體。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戲劇工作者協會、音樂工作者協會等從事文學、美術、戲劇、音樂等文藝工作的團體;
④學術研究團體。如自然科學工作者協會、社會科學工作者協會、醫學會等從事某種專門學術研究的團體;
⑤宗教團體。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等從事宗教活動的團體。社會團體不是以團體的名義代理訴訟,而是以團體推薦的人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四)當事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當事人所在單位為保護其職工的合法權益,可以在單位中推薦一人為當事人代理訴訟,但被推薦
的人作為訴訟代理人必須經當事人同意和授權。
(五)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除上面所列幾種人,當事人也可以委托朋友、同事等他所信任的人,這些人經人民法院許可,就可以作為他的訴訟代理人。當然,此條非常缺乏可操作性。
從上述情況看,我國法律規定可以被委托代理訴訟的人是十分廣泛的,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委托代理人。
委托民事訴訟代理人,可以為你解答關于案件的所有問題,讓你不再對法律感到迷茫。訴訟代理人在你授權的權限下為你進行訴訟活動,讓程序問題更加明晰。訴訟代理人是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有訴訟代理人主體資格的人,能在法律的框架下幫組你完成整個訴訟。
什么是表見代理,表見代理成立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無權處分和無權代理的區別
無權代理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HR外包
2021-03-11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不能進行買賣
2021-01-17拆遷補償標準是“國家標準”還是“當地標準”
2021-03-17最新公告拆遷補償方案,怎么判斷合法性
2020-12-10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住改非“這一類房屋如何認定
2020-12-19公房拆遷享有居住權就能安置嗎
2021-02-11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