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除斥期間效果是什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714人看過

【為您推薦】海拉爾區律師 長寧縣律師 榮縣律師 金鳳區律師 南湖區律師 市中區律師 溧陽市律師 高縣律師

在日常的案件中,總會聽到律師法官之間談論一些法律的專用名詞。除斥期間就是其中的一個,大家對著一個詞匯可能會比較陌生,而在實際案件中,會經常用到。那除斥期間是什么意思?除斥期間效果又是什么呢?小面接下來就為大家進行解答。

一、除斥期間的含義

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定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權利人在此期間內不行使相應的民事權利,則在該法定期間屆滿時導致該民事權利的消滅。例如《繼承法》規定,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的二個月內不作出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這里的二個月就是除斥期間。在民法上,因時間的經過而影響權利的存續或行使的,主要有消滅時效(中國稱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關于訴訟時效,中國《民法通則》及有關特別法都有比較完整系統的規定,人們對此十分熟悉。而關于除斥期間,立法規定就相對較為分散了,加之其與訴訟時效存在諸多相似之處,司法實踐中人們常常將除斥期間誤認為是訴訟時效,而實際上,兩者在立法宗旨、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同。

二、除斥期間的法律時效

常用的幾種除斥期間

6個月《合同法》第193條繼承人、法定代理人對贈與的法定撤銷權 、工程款優先受償權。

1年《合同法》第55條;《民通意見》第73條第1款;

《合同法》第192條;

《合同法》第75條;

《婚姻法》第11條對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變更權;對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的變更權、撤銷權;贈與人的法定撤銷權;保全撤銷權;受脅迫一方的婚姻撤銷權。

5年《合同法》第104條領取提存物的權利。

5年《合同法》第75條保全撤銷權。

三、適用范圍

除斥期間適用于形成權,如撤銷權、解除權等。從立法例看,適用除斥期間的主要有:撤銷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或者顯失公平的合同的期間;撤銷因欺詐或者脅迫訂立的合同的期間;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間;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間;行使合同解除權的期間等。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并非對所有的形成權都設有除斥期間的規定,例如,相對人行使催告權的期間、選擇權人行使選擇權的期間等。

四、除斥期間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

民法規定權利行使或存續的期間,主要目的在于穩定民事法律關系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然而,僅有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尚不足以達到此項目的,因為訴訟時效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民事權利,而僅適用于請求權。而在某些場合,如合同解除權或撤銷權在性質上屬于形成權而非請求權,不能適用訴訟時效,若對此類權利的行使不設置時間上的限制,民事法律關系將處于無限期的不確定狀態。因此,各國民事立法,包括中國立法,在訴訟時效期間之外還規定了除斥期間,也就是對某些權利規定一個不變的存續期間,只要時間屆滿,不問其事由如何,該項權利即告消滅。這種時間上的限制的制度價值在于,盡快消除因形成權帶給當事人法律利益的不確定狀態,穩定彼此的法律關系。由于除斥期間通常采用個別的規定方式,因此,在不同的場合,除斥期間又分別具有各自的特點、作用。

例如,在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中,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應當在一定期間內行使撤銷權,及時糾正意思表示的瑕疵,否則,除斥期間經過,撤銷權即歸消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因而成為完全有效的民事行為。又如,在贈與合同訂立后,贈與人在一定期間內享有撤銷權,逾期不行使的,其撤銷權即歸于消滅。再如,在無權代理合同中,無權代理行為的相對人在被代理人對無權代理行為作出追認之前,可以催促被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內作出是否追認的意思表示,而不是僅僅被動地等待追認占除斥期間的設定,完善了民法上關于時間期間的規定。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除斥期間效果的相關內容,法律專有名字一般是比較晦澀難懂的,但是大家也不用揣測,只需要明白如果在實際中遇到了法律問題一定要在除斥期間進行了解,可以當做法律所規定的期限,一頓飯過了就表示放棄該權利的主張,大家一定要重視。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泰州律師。


保證期間是除斥期間嗎

除斥期間中止可以嗎?

除斥期間起算點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靜

李靜

執業證號:

13301202011250397

浙江金麟律師事務所

簡介:

青島大學法學院畢業,做事認真負責,為人真誠大方。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靜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