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五條規定: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于兩種繼承人在分配遺產的時候可以多分:
(1)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
不屬于繼承人的人也可以分到遺產,包括兩種人:
(1)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
(2)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
什么是遺囑公證
遺囑公證是公證處按照法定程序證明遺囑人設立遺囑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活動。需要遺囑人向公證機構提出申請,并在公證員面前做出在自己去世后如何處理財產的真實意思表示,經公證證明予以合法性確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的規定,遺囑的形式有如下五種:
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
當您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所立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公證遺囑的效力優先于其他形式的遺囑,且不易發生遺囑無效的情形,能更好地體現立遺囑人真實的意愿。
一般情況下遺囑訂立后,立遺囑人可以隨時變更、撤銷或重新設立遺囑。但經過公證的遺囑,必須經過公證程序才可變更、撤銷或重新設立。因此建議慎重考慮自己的遺囑意愿,盡量減少公證遺囑的更改,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警告的行政處罰采用什么程序
2021-01-30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有哪些
2020-12-30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申請工傷賠償,公司不配合怎么辦
2021-01-16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