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五條規定: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于兩種繼承人在分配遺產的時候可以多分:
(1)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
不屬于繼承人的人也可以分到遺產,包括兩種人:
(1)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
(2)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
什么是遺囑公證
遺囑公證是公證處按照法定程序證明遺囑人設立遺囑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活動。需要遺囑人向公證機構提出申請,并在公證員面前做出在自己去世后如何處理財產的真實意思表示,經公證證明予以合法性確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的規定,遺囑的形式有如下五種:
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
當您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所立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公證遺囑的效力優先于其他形式的遺囑,且不易發生遺囑無效的情形,能更好地體現立遺囑人真實的意愿。
一般情況下遺囑訂立后,立遺囑人可以隨時變更、撤銷或重新設立遺囑。但經過公證的遺囑,必須經過公證程序才可變更、撤銷或重新設立。因此建議慎重考慮自己的遺囑意愿,盡量減少公證遺囑的更改,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簽訂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5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由誰制定
2021-02-20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保險金額確定和保險費的計算
2020-11-09人壽保險的種類及保險責任
2020-12-28保險的作用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