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房屋繼承人需要到場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是的,需要所有繼承人都在場,不到場的話,需要說明情況并做出書面聲明放棄遺產繼承。可以委托人把房產證辦了,但是需要有正式的委托協議。如果一直不處理,就只能通過訴訟解決。到時在憑判決書過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第15條規定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7條,繼承人放棄繼承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定其有效。
遺囑繼承是指按照立遺囑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遺囑的內容要求,確定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及各繼承人應繼承遺產的份額。中國民法規定,公民有處分自己合法所有的個人財產的權利,被繼承人在死亡之前對自己合法所有的個人財產進行處分,在其死后生效,充分體現了中國法律對公民個人財產的保護,但是,這種處分應符合法律的規定,應充分考慮老人、婦女、兒童、胎兒及殘疾人和無生活來源人的利益,違反法律規定的遺囑,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的接受和放棄】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對于繼承房產這種情況,一般并不需要所有的繼承人都要到場,對于不能到場的繼承人,可以書面聲明放棄遺產繼承,或者是可以委托他人進行辦理,在繼承房產的時候,一般都是以法定繼承人的順序來分配產權的,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屬于行政合同嗎
2020-12-06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0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申請勞動仲裁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3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