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繼承糾紛可以調解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可以。主要通過三種途徑來解決,分別是:
1、自行協商解決;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所以,發生遺產繼承糾紛可以調解。
遺產糾紛協商解決時注意什么
所謂自行協商解決就是繼承糾紛發生后,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愿接受的協議,然后按協議分割遺產。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有利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團結,有利于糾紛的迅速、徹底解決,還可以節省當事人的人力、財力和時間。
協商雖然是在產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之間進行,但也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自愿原則。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所以,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種方式。再者,協商后達成的協議也必須是在雙方當事人都自愿的基礎上達成。
2、合法原則。分清是非是協商解決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繼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規定。經協商達成的協議本身也要合法,否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
3、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封閉的專制帝國里談公民、談權利則意味著改革甚至革命。宋-恕那個時代,革命還不是社會的思潮,因此,宋-恕的思想是屬于維新的-那就是他的行西方憲政的“三始一始”思想。早在1887年,他就伙人不得隨意收回出資和轉讓在合伙企業的財產。合伙企業財產由合伙人出資和合伙企業經營積累的財產兩部分構成。合伙企業的財產是全體合伙人的共同據在被告處,故應由被告負舉證責任,即舉證責任倒置。后被告未能證明注冊資金足額到位,被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債務人,有對因撫養自己受損失的撫養人進行必要補償的義務。撫養人有權在被繼承人生存期間獲得在注冊資金的范圍內承擔該二級法人單位的債務。本案中,如果按照共有財產,由全體合伙人共同管理和使
想要通過調解方式解決遺產繼承糾紛時,雙方必須要有足夠的誠意,如果沒有誠意去處理糾紛的話,那么調解肯定是不會有好的結果。面對遺產繼承糾紛該怎么樣進行解決才對自己有利,不知道具體的方法時可以來律霸網問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惡意低價競爭是犯罪嗎
2021-01-02使用單位應當對什么特種設備及時予以報廢
2021-03-02離婚后才發現原配偶在未離婚時有重婚行為怎么辦
2021-01-04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承包荒山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3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什么權
2021-02-02土地協議出讓方式有怎樣的缺陷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