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遺囑繼承在本質上是財產所有權的流轉,所以遺囑繼承的效力會受到財產所有權效力的影響。為了促進財產流轉,充分利用財產,不讓財產承受人躺在權利上睡覺,國家對遺產承受人繼承權利的保護期限作了一定的規制,表現在:
第一,對受遺贈人接受遺產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25條第2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二,對繼承權受到侵害請求法院保護的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3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3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20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也即,如果受遺贈人在法定時間內不作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其繼承權就不再受法律保護;如果遺產承受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繼承權受到侵害,不在法定期間起訴,就喪失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的權利。
延伸補充:
繼承權放棄
首先,必需是繼承人本人作出放棄的表示,他人包括繼承人的監護人都無權放棄。
其次,繼承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第三,放棄繼承權須在特定時間作出。《繼承法》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權須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表示。遺產分割后,遺產已經變成繼承人的財產,此時放棄的是所有權而不是繼承權。
第四,繼承人放棄繼承不得損害他人利益。比如,放棄繼承權致使其不能履行法定的撫養、扶養、贍養義務,或其他債務履行的,放棄無效。
第五,放棄繼承權須以法定方式作出。在訴訟前放棄的,須以書面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表示,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為有效;在訴訟中,繼承人口頭向法院表示放棄的,繼承人在筆錄中簽名,該放棄也有效。
繼承人放棄繼承后翻悔的,須在遺產處理前提出,并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承認。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繼承的一些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如果所有的證明材料齊全了,你就可以將證明材料及有關申請表格交給承辦公證員,由承辦公證員予以受理。如還有其他疑問想找律師咨詢,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2021-02-08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風險代理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28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資產
2021-03-11土地轉讓申請怎么寫
2021-01-17政府出讓土地可以拆遷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