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到假口罩怎么要求賠償?
買到假口罩可以要求三倍賠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相關條件有:
(一)有明確的被訴方; (投訴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電話等)
(二)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管轄范圍可以分為: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管轄范圍涉及:職能和屬地兩個方面)
(四)消費者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二、消費者權益保護中懲罰性賠償金的適用一般應具備如下條件:
第一,適用懲罰性賠償金的法律關系的主體是經營者和消費者。消費者是請求權的權利主體,經營者是懲罰性賠償金的義務主體,其它人不能成為懲罰性賠償的主體。這里要注意的是,將消費者理解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的人的觀點是過于狹窄的,消費者的含義本身是相當廣泛的,它不僅包括為自己生活需要購買商品的人,也包括為收藏、保存、送人等需要而購買商品的人,還包括替家人、朋友購買物品以及代理他人購買生活用品的人。是指非以盈利為目的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人。
第二,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關于欺詐行為,人們看法不一。目前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1996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第三,懲罰性賠償以消費者有實際損失為要件。這里的問題是如何認定消費者的實際損失。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要支付一定代價,如果支付一定價金所得到的商品或者服務是不真實的或者質量有瑕疵時,他本身就受到了損害,包括物質損失、精神損害以及其他無形的精神損害,可以要求懲罰性賠償金。
第四,必須由受欺詐的消費者提出雙倍賠償的要求。因為民事責任的承擔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如果消費者沒有提出該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追究經營者雙倍賠償的責任。
對于商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是非常常見的,一般情況下按照行政法規進行處罰即可,但涉及到在疫情期間顯然是需要從嚴從重進行處理的,具體情況下可以結合實際的假口罩生產情況而定,如果銷售人員不清楚生產情況的,則不需要追究責任。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患糾紛案件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10網貸逾期被仲裁怎么辦
2020-12-28戶籍證明能否證明婚姻關系
2021-02-15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注冊勞務公司需要什么要求
2020-12-28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什么是老賴
2021-01-09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人壽保險理賠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