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酗酒打架斗毆怎么辦
(一)一般怎樣處理
一般是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以打架斗毆處罰,罰款拘留,嚴重的話就得適用刑法。如果沒有報案的話,想追究對方責任,建議去做司法鑒定,輕傷以上可以提起刑事自訴附帶民事賠償,至于什么情況得依據鑒定等級。
(二)投案自首的相關量刑規定
對于自首情節,結合自動投案的動機、時間、方式、罪行輕重、供述犯罪事實的完整性、穩定性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確定從寬的比例。
1、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主動直接投案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
2、犯罪事實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機關發覺,但尚未受到訊問,或者未被采取強制措施,主動直接投案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不同種罪行,以自首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4、并非出于被告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或親友送去投案等情形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5、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構成自首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
6、其他類型的自首,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4、犯罪較輕(指法定刑幅度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的自首,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8、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三)打架有可能造成三種后果
1、只是切磋,沒構成任何傷害,法律通常也不介入。但這種情況少之又少,因為拳頭稍重一點就會造成輕微傷,輕微傷的標準是非常低的。
2、是構成了輕微傷。《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第43條是這么規定的: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如果情節較重,造成了輕微傷,會處以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輕微傷是指損傷程度明顯輕微,不足以造成人身健康明顯傷害,也不會遺留器官功能障礙的損傷。標準很低,如: 面部表淺擦傷面積在2平方厘米以上;劃傷長度在4厘米以上,或者外傷致使牙齒脫落或者牙齒缺損的情況。
3、打架斗毆出手重,使用棍棒等,構成了輕傷害及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4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輕傷的標準是什么呢?其實標準也不高: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線形骨折伴有明顯移位的,打過架的人都知道,出手稍微重一點,只要打到面部比較容易造成鼻梁骨骨折。
只要造成輕傷害,派出所通常不作調解,按刑事處罰定罪處刑。而且造成了輕傷害,不但要受刑事處罰,還要進行民事賠償。又如造成肋骨骨折的或造成面部軟組織單個創口長度達3.5 cm ,或者創口累計長度達5cm,也構成輕傷害。
二、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19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致人身體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誤工、護理、交通、住宿、住院期間伙食補助、必要的營養等費用;損傷達到傷殘等級的,還需要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
我國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也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醉酒后打人情節嚴重或致人死亡的,就屬于故意傷害罪,由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根據具體的情節對醉酒打人者進行處罰。
打架斗毆對受害人造成身心、經濟損害的需要賠償,針對自身的刑罰,觸犯刑法可通過自首、積極求得被害人家屬原諒等行為滿足緩刑、減刑條件后獲得相應刑罰。正常的程序是判定傷情,確定走哪一種法律,賠償的同時進行刑罰、罰款。
打架致人輕傷怎么辦,該怎么判刑
打架輕微傷會被通緝嗎?
對打架斗毆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公司可以質押土地證他項
2020-12-06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贈與合同受贈方不知道成立嗎
2021-03-18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