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兄妹在父母去世后曾先后兩次簽訂了繼承遺產協議,但將近40年過去,直到四兄妹中也有兩位相繼去世,協議一直未履行。其中已去世的大哥的妻兒將其兄妹及侄兒9人告到法庭,要求按照他們四兄妹當時簽定的協議去分房產。近日,越秀區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協議雖簽但久未履行,判決按份繼承,依法駁回了老大妻兒的請求。
兩次簽協議但都未履行
鄧氏四兄妹均居住在廣州市,父母相繼去世并留下了分別位于廣州市惠福東路原67號和東風中路太華坊18號兩處房產后。1965年7月4日,四兄妹書面訂立“繼承遺產意見”,上面寫著,先母王英(化名)遺下房屋兩間,惠福東路原67號歸兄長劉風(化名)繼承,太華坊18號歸三個妹妹繼承。1988年7月26日,上述四繼承人再次簽定《繼承遺產協議書》,其中約定,惠福東路原67號由兄長繼承,太華坊18號由三個妹妹繼承。另外,太華坊33號由兄長無償贈給三個妹妹,鑒于太華33號代管后沒辦好有關手續,待上述手續辦妥辦理贈予等手續并承擔一切經費后,再同時辦理太華坊18號和惠福東路原67號分房手續,而之后他們一直沒有按照以上約定辦理繼承遺產。
1998年,劉風和妹妹劉碧(化名)相繼去世,他的妻兒認為其他兩兄妹和劉碧的繼承人不守承諾沒有按照原來的約定辦理繼承,遂起訴到法院,要求判決惠福東路原67號由他們繼承所有。
協議久未履行按份分配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兩房屋是王英在其丈夫死亡后取得的,依法應屬于王英個人的遺留房產,由于她生前沒有立下遺囑,房產依法應由四子女共同繼承所有。雖然四子女在母親去世后先后共同簽訂了兩份繼承遺產的協約,但雙方均沒有履行。故原告在劉風、鄧碧君先后離世,且鄧碧君的子女及其劉風另外兩個妹妹都不再同意按原協議執行的情況下,要求仍按原來協議進行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由于該房屋一直未作產權變更登記,仍以王英名義登記,應視為該遺房尚未發生繼承,上述兩遺留房產依法應由四子女共同按份繼承各占四分之一產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官司輸了要付對方律師費嗎
2021-01-12醫療事故打官司需要收集哪些證據,第一時間需要做什么
2020-11-27八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1-01-27涉外婚姻離婚要怎么應訴
2021-03-04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訴訟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有什么
2021-03-21域名搶注的構成要件
2021-02-18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