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兄妹在父母去世后曾先后兩次簽訂了繼承遺產協議,但將近40年過去,直到四兄妹中也有兩位相繼去世,協議一直未履行。其中已去世的大哥的妻兒將其兄妹及侄兒9人告到法庭,要求按照他們四兄妹當時簽定的協議去分房產。近日,越秀區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協議雖簽但久未履行,判決按份繼承,依法駁回了老大妻兒的請求。
兩次簽協議但都未履行
鄧氏四兄妹均居住在廣州市,父母相繼去世并留下了分別位于廣州市惠福東路原67號和東風中路太華坊18號兩處房產后。1965年7月4日,四兄妹書面訂立“繼承遺產意見”,上面寫著,先母王英(化名)遺下房屋兩間,惠福東路原67號歸兄長劉風(化名)繼承,太華坊18號歸三個妹妹繼承。1988年7月26日,上述四繼承人再次簽定《繼承遺產協議書》,其中約定,惠福東路原67號由兄長繼承,太華坊18號由三個妹妹繼承。另外,太華坊33號由兄長無償贈給三個妹妹,鑒于太華33號代管后沒辦好有關手續,待上述手續辦妥辦理贈予等手續并承擔一切經費后,再同時辦理太華坊18號和惠福東路原67號分房手續,而之后他們一直沒有按照以上約定辦理繼承遺產。
1998年,劉風和妹妹劉碧(化名)相繼去世,他的妻兒認為其他兩兄妹和劉碧的繼承人不守承諾沒有按照原來的約定辦理繼承,遂起訴到法院,要求判決惠福東路原67號由他們繼承所有。
協議久未履行按份分配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兩房屋是王英在其丈夫死亡后取得的,依法應屬于王英個人的遺留房產,由于她生前沒有立下遺囑,房產依法應由四子女共同繼承所有。雖然四子女在母親去世后先后共同簽訂了兩份繼承遺產的協約,但雙方均沒有履行。故原告在劉風、鄧碧君先后離世,且鄧碧君的子女及其劉風另外兩個妹妹都不再同意按原協議執行的情況下,要求仍按原來協議進行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由于該房屋一直未作產權變更登記,仍以王英名義登記,應視為該遺房尚未發生繼承,上述兩遺留房產依法應由四子女共同按份繼承各占四分之一產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三級能賠多少錢
2020-12-25遭惡意匿名舉報報警可以嗎
2021-01-24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因拆遷引起的房產證事項法院會受理嗎
2021-03-10項目征用土地報批的程序是怎樣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