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34條內容是什么?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人員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并根據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為其指定新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的;
(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并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的;
(三)有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的。
前款規定的有關人員和組織包括: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員,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有關人員和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監護人資格申請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二、詳細介紹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親屬;⑤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我國的未成年人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是無法對自己的人身和財產進行負責,所以國家也是規定了此類人群必須要有監護人進行監護,同時也會在法律中規范監護人的具體職責,如果原先的監護人沒有履行應盡的義務時,也是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撤銷或者更改監護人。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院判決后保釋金什么時候歸還
2020-11-28公司解除合同補償款怎么繳稅
2020-11-28掛名股東能強制退出嗎
2021-02-17無期徒刑越獄后怎么判
2021-01-17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房產中介費有哪些收費項目
2021-03-18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土地承包的的程序是怎么進行的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