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關規定,父母不得讓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不得對未成年人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離家出走,放棄監護職責;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得因為離異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義務。
【案情介紹】
小田3歲時父母就離婚了,小田一直隨母親生活。有一天,小田在幼兒園和小朋友非非兩人因爭玩具手槍打起來,小田一氣之下將玩具手槍向非非的臉上砸去,不小心戳到非非的眼睛,造成非非眼睛大出血,住院治療了一個月左右,醫療費花去了近一萬元。非非的父母找到小田的母親和幼兒園,要求賠償。小田的母親認為,應該由幼兒園負責。后來非非的父母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小田的母親承擔部分民事責任,支付部分醫療費,幼兒園作為責任人之一也承擔部分民事責任。小田的媽媽無力支付這筆醫療費,找小田的爸爸,爸爸卻不肯承擔責任,小田的母親只好起訴到法院。
【審判結果】
人民法院經審查后認為,根據《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作出判決,要求小田父母共同承擔賠償醫療費的責任。
【案件評析】
本案中小田屬于未成年人,父母仍負有撫養、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故對于小田造成他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應由其父母共同承擔賠償責任,法院的判決是恰當的。
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如何承擔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父母承擔民事責任。這樣規定,不僅充分保護受害一方的合法權益,而且可以增強父母對其未成年子女管教的責任感。至于承擔責任的條件、方法等,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等法律規定。父母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子女有自己的財產,造成他人損害時,從其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其父母賠償。
父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是賠償經濟損失,除此之外,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還有以下幾種方式:(一)責令其未成年子女停止侵害;(二)排除妨害;(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做、更換;(七)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八)賠禮道歉等。這些民事責任,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如兒童甲在玩鬧中,將兒童乙的手打傷。兒童甲的父母應當承擔兒童乙的治療費用,并應當帶著甲向乙賠禮道歉。又如,某小學生甲在踢足球時,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甲的父母應當向學校賠償損失,或者負責更換新玻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租人需要交物業費嗎,物業索要物業費怎么辦
2021-03-16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造成損失的該如何處理
2021-02-24行政拘留要走哪些程序
2021-03-11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0-11-17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