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徇私枉法罪的構成特征
1、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所謂司法機關是指行使國家賦予審判和法律監督權力的機關。在我國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總稱。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依法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行使檢察權;公安機關是公安機關,負責部分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預審。公、檢、法三機關實行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2、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刑事訴訟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為。所謂徇私、徇情枉法,是指出于個人目的,為了私利私情,而故意歪曲事實,違背法律作錯誤裁判。根據相關司法解釋,涉嫌下列情形之一,應予立案:
(1)對明知是無罪的人,采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明其他隱瞞事實、違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責任為目的進行立案、偵查、起訴、審判的;
(2)對明知是有罪的人,即對明知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人,采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背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偵查、起訴、審判的;
(3)在立案后,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應該采取強制措施而不采取強制措施,或者雖然采取強制措施,但無正當理由中斷偵查或者超過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實際放任不管,以及違法撤銷、變更強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際脫離司法機關偵控的;
(4)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出枉法判決、裁定,即有罪判無罪、無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的;
(5)其他枉法裁判行為。
3、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司法工作人員。司法工作人員是指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人員。
4、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犯罪的目的是放縱罪犯,或者冤枉好人。
(二)徇私枉法罪的概念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偵調查期間會抓人嗎
2020-12-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