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包括什么條件?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假想防衛行為區別于正當防衛和其他防衛錯誤的關鍵。所謂假想防衛,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何以如此,是因為不法侵害并不實際存在,當然也毋須實施防衛行為,如果不法侵害現實存在,且正在進行當中,那也就具備了正當防衛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權實行必要的防衛行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衛的問題,除了正當防衛之外,防衛時間錯誤、防衛對象錯誤以及防衛過當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確實存在的條件下,在實行正當防衛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主客觀不一致現象,與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不同的。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這是假想防衛在主觀上的必備條件。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另外,還有一種雙方互毆過程中發生的誤傷勸架者或無辜第三者的情形,表面上似乎是一種假想防衛,但實際上因為雙方都存有加害對方的意圖,而不是基于防衛意圖進行反擊,所以,不能承認其中某一方是防衛行為,當然,也就不能把誤傷他人的行為視為假想防衛,而只能作為對象錯誤或打擊錯誤去處理。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結果條件。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雖然誤認不法侵害存在并且實施了錯誤的防衛行為,但并未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實際損害,則假想防衛不能成立,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無從談起。
二、刑事責任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過失”。因為假想防衛屬于事實認識錯誤,不可能成立故意犯罪。
對于假想防衛的相關認定情況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假想防衛的相關犯罪事實認定情況,應當對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判罰處理方式來辦理,如果不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的情況來處理的,可以導致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
假想防衛是否承擔負刑事責任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行為人假想防衛定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女職工請經期假是否合理
2021-01-27重婚案件受害人可以自己到法院起訴嗎
2021-03-11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02-13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6營業房遇拆遷,租戶怎么補償
2021-01-03拆遷房辦理房產證時能否改名
2021-03-12企業房產拆遷置換的補償方式都有哪些
2020-12-12增加安置住房面積如何交款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