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業務和職務過失從重處罰原則。由于業務、職務過失違反了特定職務、業務的共同主意義務,所造成的人員、財產傷亡等社會危害結果通常情況下比普通過失要嚴重許多,比如大興安嶺**火災、山西運城煤礦案所造成的社會危害性是普通共同過失無法比擬的。因此法律規定對職務、業務過失共同犯罪從重處罰是完全有必要的;用刑罰的嚴厲性督促職務、業務中負有共同注意以務的行為人更好的履行共同注意義務,減少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2)明確區分過失共同犯罪和過失競合原則。在對過失共同犯罪進行定罪量刑時一定要對過失共同犯罪和過失競合加以明確的區分,不能任意加大處罰范圍,違背刑法的罪刑法定和罪責刑相適應的基本原則。
(3)整體責任原則。按傳統的處罰過失共同犯罪,即各過失犯罪人獨立責任原則,每個行為人只對共同造成的危害結果負部分責任,而這部分責任是與其過失行為相適應的責任。而事實上不承認過失共同犯罪的傳統刑法理論卻無法提供較確切的方法來進行合理的責任分配,這樣會出現刑事責任承擔的不平衡。[12]因此對過失共同犯罪因適用整體責任原則,每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都負有責任,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刑事責任承擔的不平衡,做到真真的不枉不縱,做到罪責刑相適應。
(4)區別責任原則。對過失共同犯罪行為人之間的定罪量刑并非對所有的行為人科以相同的刑罰,各行為人的法定刑是有區別的,一般認為,過失共同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由過失程度和過失行為對結果原因力的大小來決定,因此在確定刑事責任大小時,既要考察行為人的過失類型,又要考察行為人在過失共同犯罪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在這里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可以決定是否追究同等責任,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對不同法律地位的人追究同等刑事責任。比如處于領導支配地位就應當處以更重的法定刑。只有這樣才不違背主客觀相一致的量刑原則,從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才能準確確定各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轉讓需要什么材料與手續
2021-03-07政府征地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8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車被保全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0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政策
2021-01-19違建拆遷,究竟怎么拆才合法
2020-11-20舊房在拆遷時會進行折舊嗎,折舊率怎么算
2021-03-07上海有房無戶拆遷戶如何安置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