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立案什么意思?
在法律上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司法機關對于控告、檢舉或者自首的材料,應按管轄范圍進行審查。
立案與不立案的區別是什么?
刑事立案就表示進入了刑事司法程序,但立案并不表示一定會被檢察院批準逮捕,會被法院判刑,要看證據和犯罪的危害程度,如輕傷立案后可以調解處理,不必完成司法程序被判刑;
民事立案就意味著法院受理了案件,進入了審理階段,民事訴訟原告也申請可撤訴,但須法院裁定。刑事不立案就表示某種行為未達到立案追訴標準,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條款處理;民事不立案就說明管轄地不對或訴求不合法。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不能立案;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①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③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④依刑法告訴乃論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⑤被告人已經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法院立案后多久通知被告人
理論上立案后一般7日內向被告送達傳票,但現實生活中法院立案后多久能收到傳票一般由法院掌握,正常情況下在10天到一個月內。
法院立案后應該先傳喚被告,通知被告后才會通知原告,也就是說法院先是電話通知被告,如果通知不到采用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托送達、郵寄送達訴訟文書所不能送達的情況下,最后采用公告送達,公告送達是指采用登報的方式送達傳票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法律規定案件的審理期限,傳票在審理期限內下達。簡易程序三個月,普通程序六個月,所以最長不能超過這個期限。
民訴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如果案件已經立案,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以寄出日期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辦學校服務收入是否可以質押
2021-01-28辦理提存是向債務履行地公證處申請嗎
2021-02-05公證處公證過的證據有效期是幾年
2020-11-13樓房被遮光可以要求補償嗎
2020-12-20已提離職,領導還是施壓工作違法嗎
2021-03-23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欠條丟了有照片可以嗎
2021-03-25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