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是刑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刑法所規(guī)制的行為在主觀上要有行為人的內(nèi)心意志進行支配,同時在外部動作上還要表現(xiàn)出社會危害性。
筆者認為,行為的個數(shù)應當主要由罪過的個數(shù)來確定,但是在間接故意的犯罪中,其危害結果的個數(shù)也應當考慮在內(nèi)。
行為的個數(shù)應當主要由罪過的個數(shù)來確定的理由在于,對于直接故意犯罪來說,危害結果并不是定罪的依據(jù),而只和量刑有關系。有的直接故意犯罪,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是犯罪未遂,如結果犯。有的直接故意犯罪并不要求實際的危害結果發(fā)生,如行為犯和舉動犯。間接故意的犯罪中,其危害結果的個數(shù)也應當考慮在內(nèi)的理由是,對于間接故意犯罪來說,是否構成犯罪是由危害結果是否發(fā)生來確定的。也就是說,危害結果發(fā)生就構成犯罪,危害結果不發(fā)生,就不構成犯罪。
具體而言,行為個數(shù)的確定可分四種情形進行分析。
第一種情形:行為人在兩個直接故意罪過支配下,只實施了一個外部動作,應當看成兩個行為。此情形下,是否造成危害結果,并不影響行為的個數(shù)。因為如果沒有造成危害結果,那么就應認定為兩個犯罪未遂行為。如果只有一個危害結果,就應認定為一個犯罪未遂行為和一個犯罪既遂行為。如果造成了兩個危害結果,就應認定為兩個犯罪既遂。如:行為人基于A種罪過的直接故意和B種罪過的直接故意,實施了C動作,那么A種罪過和C動作結合就構成了一種危害行為,而B種罪過和C動作結合,就構成了另一種危害行為。
第二種情形:行為人在一個直接故意罪過和一個間接故意罪過支配下,只實施了一個外部動作,造成了兩個危害結果,或者只造成了間接故意所放任發(fā)生的危害結果,就應當看成兩個行為。在這種情況下,直接故意所追求危害結果無論是否發(fā)生,并不影響行為的個數(shù)。因為,如果直接故意所追求危害結果沒有發(fā)生,就是一個犯罪未遂行為和一個犯罪既遂行為。如果直接故意所追求危害結果發(fā)生了,那就兩個犯罪既遂行為。如:行為人基于A種罪過的直接故意和B種罪過的間接故意,實施了C動作,那么A種罪過和C動作結合就構成了一個危害行為(此危害行為可以是既遂,也可以是未遂),而B種罪過和C動作結合,就構成了另一個危害行為。
第三種情形:行為人在一個直接故意罪過和一個間接故意罪過支配下,只實施了一個外部動作,只造成了直接故意所追求的危害結果,或者沒有造成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就應當看成一個行為。如:行為人基于A種罪過的直接故意和B種罪過的間接故意,實施了C動作,而只發(fā)生了A種罪過所追求的危害結果,或者沒有造成危害結果的發(fā)生。那么只能是A種罪過和C動作結合構成了一個危害行為(此危害行為可以是既遂,也可以是未遂)。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占據(jù)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夫妻相互繼承遺產(chǎn)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把房產(chǎn)贈與給孩子算財產(chǎn)轉移嗎
2021-01-01集資房與經(jīng)濟適用房的區(qū)別
2020-11-28買小產(chǎn)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nèi)容
2021-01-16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財產(chǎn)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及教育問題有哪些
2020-12-14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土地轉讓需要繳納的稅費有哪些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