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分紅有哪些法律問題
1、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第二條關于鼓勵證券投資基金發展的優惠政策規定:對投資者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故企業購買各類基金取得的分紅暫不繳納企業所得稅。但是要做免稅事項的備案,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扣除該部分分紅。
2、根據最新的規模,2013年12月1日起,對金融商品轉讓業務營業稅政策進行調整,取消金融商品轉讓業務“四大類”間限制,且不同品種金融商品買賣出現的正負差,在同一納稅期內可以相抵,按盈虧相抵后的余額為營業額計算繳納營業稅。即股票、債券、外匯、其他四類實現的盈虧在一個年度內可以相互抵消。
3、由于《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屬于“免稅收入”,故當公司型私募基金獲取被投資企業的股息、紅利時,可免交所得稅。其中,“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此外,對于創業投資企業從事國家需要重點扶持和鼓勵的創業投資有專門的稅收優惠政策。
4、2007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創業投資企業發展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31號文)、2008年《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09年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創業投資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通知》均有相關優惠政策,其中87號文提出: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24個月)以上,符合相關條件的,可以按照其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
5、其中相關條件主要指:經營范圍符合《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且工商登記為“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專業性法人創業投資企業。按照《暫行辦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完成備案,經備案管理部門年度檢查核實,投資運作符合《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創業投資企業投資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除應按照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和《關于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的規定,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以外,還應符合職工人數不超過500人,年銷售(營業)額不超過2億元,資產總額不超過2億元。這就意味著公司制私募基金在基金層面的基礎稅率為25%,但享有眾多稅收優惠政策。對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而言,根據《合伙企業法》第六條:“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國家有關稅收規定,由合伙人分別繳納所得稅。”其中,合伙企業包括普通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這就意味著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在基金層面不收取所得稅。傳統通道式的契約型私募基金中,券商資管、信托、基金專戶、基金子公司、期貨資管等均非法人實體,因此不適用于《企業所得稅法》,在基金層面自然也就無須繳納企業所得稅。
6、投資者層面的稅收問題,因投資者的屬性不同而不同。對自然人投資者,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如果投資于公司型私募基金,則屬于一般的自然人投資者,按“財產轉讓所得”或“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納稅,稅率為20%。如果自然人投資者投資于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根據《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停征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但當時的合伙企業主要指普通合伙企業。
7、2007年新《合伙企業法》允許合伙企業按有限合伙設立,并提出“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國家有關稅收規定,由合伙人分別繳納所得稅”。這意味著自然人投資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征收5%~35%的個人所得稅。
8、自2011年9月開始,合伙企業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時,費用扣除標準統一確定為42000元/年。扣除費用后,按照最新的稅率表,自然人投資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超過10萬元以上的部分要按35%的稅率征稅。但對于合伙企業對外投資分回的利息、股息、紅利,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執行口徑的通知》,該部分收入不并入合伙企業收入,而作為投資者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收入,按“利息、股息、紅利”繳納個人所得稅,即按20%稅率交稅。如果自然人投資者投資于契約型私募基金,當前信托、券商資管等通道類契約型私募基金對投資者所得并不代扣代繳,投資者需自行申報納稅。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稅率。
9、對企業投資者,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故如果投資于公司型私募基金,基金分配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收益可以免征所得稅,但如果企業投資者通過轉讓公司型私募基金的股份實現退出,則需要按25%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企業投資者投資有限合伙制私募,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合伙企業合伙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按“先分后稅”原則,企業投資者在獲取基金收益后要按照25%的企業所得稅率交稅。如果企業投資者投資契約型私募基金,獲取基金收益后應按照25%的企業所得稅率交稅。但是,《企業所得稅法》及相關條例規定了一些免稅和低稅率主體,這些主體在獲取基金收益時可免稅或以優惠稅率征收。例如:《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業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即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但從稅法角度看,省級及以下政府應沒有未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直接減免個稅的權利,因此上述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實質是游走在灰色邊緣。2009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關于堅決制止越權減免稅加強依法治稅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財政、稅務部門“不得隨意改變稅收優惠政策范圍”,明確“中央稅、共享稅以及地方稅的立法權都集中在中央,除有關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下放地方的具體政策管理權限外,稅收政策管理權全部集中在中央”
什么是基金的分紅
基金分紅是指基金將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或折算成基金份額的形式派發給投資人,這部分收益原來就是基金份額凈值的一部分。按照《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的規定,封閉式基金的收益分配,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封閉式基金年度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年度已實現收益的百分之九十;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應當約定每年基金收益分配的最多次數和基金收益分配的最低比例。開放式基金的默認分紅方式為現金紅利(除貨幣基金外),投資人可以在購買時自行設定或在確認份額后將其修改為“紅利再投資”。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私募基金相關知識的具體介紹,以及對于私募基金也是會有一定的分紅的,那么這些行為的發生是需要在法律的條件下進行的,如果有違背這方面的知識,都會進行追責的,如果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隨時歡迎來咨詢律霸網小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微型公司增資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7公司增資步驟是什么
2021-02-02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17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車禍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賠償
2021-03-11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模擬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