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條關于勞動者交接義務的規定應該這樣理解:即如果單位派人來接受工作,那么勞動者應當積極配合;但如果用人單位在接到勞動者解除合同通知后,沒有任何行動,那么就應該理解成沒有需要交接的任務。如果確實有任務需要交接,勞動者善意提醒后,就可以免除自己的責任了。
勞動法規定:正式員工離職需要提前30天提交正式書面報告,30天后解除勞動關系,單位應支付相關薪水;試用期員工離職需要提前3天提交正式離職報告;如果單位不履行支付薪水的義務可以到當地勞動部門投訴仲裁,可能贏的。如果用人單位(老板)沒有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該員工工資滿1個月后視為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事實合同),同樣有效。你可以按照規定時間提出離職,到期就不用上班了,不給工資可以去勞動部門投訴。
勞動法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采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準,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九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什么是保全
2021-03-03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