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遷安置政策法規有哪些?
拆遷安置房的購買政策根據相關法規及政策規定,拆遷安置房屋一般分為兩大類:
1、因重大市政工程動遷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購的中低價商品房。此類房屋產權雖屬于個人所有,但在取得所有權的5年內不能上市交易。
2、因房產開發等因素而動拆遷,動拆遷公司通過其他途徑安置或代為安置人購買的中低價位商品房(與市場價比較而言)。該類商品房和一般的商品房相比沒有什么區別,屬于被安置人的私有財產,沒有轉讓期限的限制,可以自由上市交易。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據此,被拆遷人有權選擇不同的補償方式與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而采取不同補償方式分別訂立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性質是不同的。
1、采取貨幣補償方式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從該協議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內容來看,被拆遷人以放棄房屋所有權為代價,取得相應的一定數量的貨幣,而拆遷人則是以支付一定數量的貨幣為對價,享有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是一次性了斷的補償方式。這完全符合買賣合同的特征,屬于買賣合同的一種類型。由此發生糾紛的,可使用買賣合同的法定規則予以處理。
2、采取產權調換方式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從該補償方式顯示的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內容來看,拆遷人的義務是以自行建造的房屋或者購買的房屋交付并轉移所有權給被拆遷人,以此為對價而取得被拆遷人所有的房屋;被拆遷人則以喪失其所擁有的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為對價,來換取拆遷人提供的房屋所有權,同時對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價與所調換房屋的市場價進行差價結算,多退少補。這就是說拆遷人以異地或者原地在建的房屋與被拆除房屋進行所有權交換,被拆遷人失去了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但調換之后擁有調換房屋的所有權。
由上述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我們可以認為,以產權調換為補償方式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為以物易物的互易合同。
互易分為一般互易與補足價金的互易。一般互易就是雙方當事人互相交付給對方財產并轉移財產權利。補足價金的互易是雙方當事人約定一方向對方轉移財產權,而對方除轉移財產權外并應支付一定的金錢,以補充互換物之間的差價。從拆遷實踐看,以產權調換為補償方式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補足價金的互易合同。互易合同雖在合同法分則中沒有具體規定,但合同法第175條對互易合同適用法律作出了規定,即當事人約定易貨交易,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的,可以參照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專利異議審查范圍有哪些
2021-03-09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房地產開發項目開發流程
2020-12-19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